《灰雀》教学设计六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国际学校小学一部 周晓虹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非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三、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⑴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⑵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 
   ⑶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对话: 
   ⑴ 同位分角色练读。 
   ⑵ 指名戴头饰分角色读。 
   ⑶ 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3、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想法? 
  4、小结: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二、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郊外 散步 白桦树 胸脯 婉转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回荡 
  2、巩固生字词: 
   ⑴ 卡片抽读、开火车轮流读。 
   ⑵ 给生字组词。教师将生字卡片出示在黑板上,学生会给哪个字组词就说出来。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2、说说你在临写的过程中有什么字你认为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说出来,教师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3、将学生写的字打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同学评议。 
四、积累运用 
  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说说通过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抄写你认为写的好的词语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