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八
(语文 课 堂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初步产生喜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4、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夏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理解夏季部分中较难的词句。
    教具准备
    1、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分三课时授完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初步读通课文,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音、不断词破句;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读懂课文的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指导自学,自读读通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2、简介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二)指导自学。
    1、自读读通课文,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音、不断词破句。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投影出示生字词)
    chōu      nèn        lù     yìng    fēng 
    抽 出     嫩 绿    小 鹿     倒 映    封 住       
    yán       nóng       shè    xiàn     suān
    严严实实  浓 雾     宿 舍    献 出    酸甜可口 
    guì      xī       hū      zhǎng    lín                
    名 贵     膝 盖     呼 呼     脚 掌   来 临
    2、师范读。
    3、指名说出本课有6个自然段,再按自然段为序接读课文。
    4、指数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
    二、引导读议,深究读懂一、二自然段
    1、提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议课文,我们已知道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文章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呢?
    2、读议第一自然段
   (1)、启示:
    ①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什么?
    ②默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很多?
   (2)、让学生说说
   (3)、教师点拔: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并指导第1自然段,体会“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小兴安岭的树最多,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怎样?我们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
    3、放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重点读议课文第2自然段(春季),指导学习方法。
   (1)、投影出示:“春天的小兴安岭插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边观察边自读课文,思考:第二自然段有6句话,分别从几方面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找出春天的景物。
   (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①读第一句,想想:春天的树木长得什么样?
    ②什么是“抽出”读原句,体会用“抽出”比用“长出”好在哪里?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句(过渡:同学们,那其他景物各是什么样?)
    ④师生合作读后几句。
    ⑤看图片想象春天的画面。
    师问:小兴安岭的春天怎样?(美)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欣赏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2)、齐读(带着欣赏欢愉的口气有感情地读)
    6、总结谈话
    1、大家对第1—2自然段都理解得很好,学习热情高,都争着发表意见,值得表扬。
    2、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春天的美丽景色,下面大家按照刚才学习春天的方法,来找出小兴安岭的夏、秋、冬的美景。
    三、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出示季节和景物的表格,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到对应的景物后填表。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3、教师相机讲解三个季节的景物。
    4、出示按季节顺序填好的景物概括,学生齐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出示选词填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全文
    1、回忆小兴安岭的美景,体会理解“美丽的大花园”。
    2、回忆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体会理解“巨大的宝库”。
    3、出示图片和课文最后一段话,让学生理解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和开头相呼应。
    五、带着欣赏愉快的语气再次齐读课文。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