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随笔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随笔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段伟英 [转自:河北中心校 http://www.hbzhxx.com]


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以前总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怕领导挑出太多的毛病,所以每次上完课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鸵鸟心态;另一方面又希望领导指出我课堂教学的问题,让我能不断的思索着我的课堂教学,以便更快的提高我的课堂教学质量。人也许就这样矛盾,一方面逃避自己在努力后的不成功,一方面又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达到成功。 本学期课堂质量评价课,我讲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后通过中心校领导的评课和与他们的交流,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让我感受颇多。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鸟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了拉近学生与西沙群岛的距离,我花了大量时间上网查寻资料,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本以为会为学生,课堂都带来意外的收获。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果课堂上占据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间,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是课堂教学质量却受到了影响。看来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适时而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会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这篇课文中要教给学生什么。但是我在课堂教学目标安排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教学中,有的课目标都是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却忽略了对表达、对写法的感悟。我在教学中深有感悟.我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就是觉得课堂时间比较短促,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只好留到下一节课.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文语言内涵的领悟,对课文意韵的探究。阅读教学,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要努力做到实实在在。也就是说要预设,教师怎样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怎样的引导。现在都在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都在呼吁简简单单的教语文。简单是对复杂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了。在语文课上我们重复的东西多,目标杂。简单就要求我们设计的过程要简约,目标要单一,为语文而教。就应该实实在在地教,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学到一些知识,从各方面都获得一定的发展。

领导们评课常常说,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研读课标,这话一点不假。因为,只有老师自己吃透教材,把握了文章的精华所在,才会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这点上来。若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只停留在梢枝末节的表面上,对文章的精华之处没有感悟,视而不见,又怎能有目的地呈现给学生呢?但是,怎样才能吃透教材?做起来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会透过文字表面和作者产生共鸣,感悟到文章内涵的精妙之处。这时,教师再把自己的独到见解用适当的角度和方法展示给学生,就能上出新意,上得精彩。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来封闭的课堂逐渐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断扩大,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课堂难以调控的问题。怎样防止和妥善处理课堂失控呢?我想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考虑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努力提高调控课堂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探索、研究课堂调控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虽然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调空策略,但有一条我们是必须牢记的:课堂调控靠的主要不是教师的反复强调,更不是教师的严厉批评、大声呵斥,而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积极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我们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前景就会更加美好。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规律性不是很强。正是因为这一点,语文教学始终存在投入高,见效慢的烦恼。但是,语文学习并非没有一点规律可循。例如总分总的构篇方式,因果、并列、总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按方位顺序把事物写具体,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使用等等,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只有善于在千变万化的语文环境中发现规律,并揭示规律,学生才会感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在语文学习中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件精美艺术珍品,而不是展示给学生一堆杂乱无章的珠子;这样,将教会学生学会对艺术珍品的鉴赏能力,而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学会的是可供借鉴和使用的文学艺术的表现规律,而不是零敲碎打的一知半解。

现在,我渐渐的摸索了三年级的课讲什么,该怎样讲,该讲到什么深度。我感到自己在成长,我真为自己高兴。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了解。我从心底里感到,教育是一门探索不尽的艺术。谁要是故步自封,谁就会落伍。我为自己的些许进步而高兴,而自豪。同时,我也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是他们信任和指导使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我会珍惜机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永不停息地继续向教育艺术的颠峰攀登,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加宽广。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19012.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