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
泰顺罗阳镇第二小学 梅丽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曾在教学实践中多次尝试,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上,都能看到这种学习方式的体现。其中,不乏有取得好效果的。但也发现了合作学习的一些无效现象:1、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三两分钟草草收场,合作学习成了走过场;2、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形成“小权威”大包小揽,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人云亦云,过于依赖、盲从;3、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的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懂得倾听、吸收别人的意见,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 这些现象促使我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呢?本案例试图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来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 [案例] 内 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山河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领略那儿的自然风光。(板书课题) 二、形象感知,激发兴趣 1、师:你瞧!(课件展示画面) 2、看了这些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评析:通过欣赏小兴安岭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使学生能从感性上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激起学习的兴趣。] 三、锁定目标,潜心会文 1、指导学生带着各自的感受反复读课题,锁定“美丽”这个关键词。 2、带着“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小兴安岭的美的?”这个问题读课文。 (根据学生的反馈,归纳出:课文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 [评析:个性化读题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关键词确定了学习目标,学生在目标的导引下潜心会文,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四、小组合作,互动研读 师: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坛,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 (学生读句子) 师:读课文要学会思考。读了这段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诱人”是什么意思?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是怎样的? 生: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坛? 生: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师: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最关键?(梳理出主问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怎样的?) [评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质疑,并筛选出主问题来研读课文,力求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五、小组合作,互动研读 1、出示学习目标: ▲我会读——在段落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有感情地读给同伴听一听。 ▲我想说——细读品读自己喜欢的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并说给同伴听一听。 ▲我会听——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与同组同学讨论。 ▲我能帮——在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请小伙伴帮一帮。(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寻求同学与老师帮助) 2、小组合作研读,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六、小组交流,分享成果 各小组汇报交流,展示自学成果,鼓励其他小组提出疑问,老师适时点拨。 师:请你们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让大家共同分享你“收获”的快乐! 1、春天组 生:我最喜欢“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句话了。小鹿悠闲自在的样子是多么可爱,我想象着它们还有的躺在地上晒太阳,有的在追逐玩耍,为春天的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 师:你不仅读得入情入境,还领着我们走进了句子所描绘的意境中。 生:老师,对这句话我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是因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鹿的心情舒畅,才会这样悠闲。 师:你从哪里看出万物复苏了? 生:(读)“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这两句话写出冬天过去了,春天里,什么都是新的。 生:“淙淙地流着”是怎样地流呢?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我想是慢慢地流。 生:我查过字典了,“淙”是指流水的声音,“淙淙地流着”应该是溪水流动,发出了美妙的声音吧。 师:让我们来欣赏春天万物复苏的美景吧。(播放课件)这画面很美,可是少了些什么。谁能和着音乐为它配上美妙动听的解说词,这画面就有声有色了。 [评析:这是训练学生背诵课文,也是一次语言的实践] 2、夏天组 生:我读了这一段话,被小兴安岭的夏天迷住了。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一幅画,画上全是绿的,像一堵绿色的墙,绿墙上蒙了浮汁般的白色,那是雾,还撒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你们看,我们组还合作把这幅画画下来了,但画得不是很好。 师:别谦虚,你们课余时间给画润色,张贴在学习园地上好吗?还有谁想跟大家分享学习的成果? 生:我特别喜欢第一句。(读)这句用了很多好词:“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写出树木茂密。 生:这段还有比喻句,把景写美了。 师:你能美美地读这几个句子吗?(指名读) 3、秋天组 生:如果说春天、夏天的小兴安岭美的话,秋天的小兴安岭不仅美丽,而且物产丰富,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读)开头两句写的是景色很美,后面写了那里的物产。 生:我对“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句话特别有体会,那么多落叶在飞舞,很像蝴蝶在翩翩起舞。落叶铺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还不时发出“沙沙”地响呢。 生:老师,我还在一本课外书看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我对“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理解得更深了。 4、冬天组 生:我特别想在冬天到小兴安岭走一趟。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我想亲自去看看雪地里的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师:你读读这一段,看看写了哪些动物过冬。 生:(读)这里写了紫貂、黑熊、松鼠这些动物。那里的人会保护动物。小鹿那么悠闲,紫貂、黑熊、松鼠也在森林里自由活动。 生:我有补充。人们保护动物,动物也在保护着人们。在小兴安岭还有东北虎,人们赞誉它是“森林的保护者”,人们外出并不害怕遇上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野狼,东北虎会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区域。 …… [评析:让学生有选择地说,有选择地读,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七、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1、我要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配乐朗读课文 八、引申创作,积累创作 师:同学们,小兴安岭很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让我们用我们的笔,夸一夸我们的家乡吧。你们可以选择一处景物来写一个片断,也可以学习课文,分季节描写。 [评析:把学习引深、拓宽,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反思] 从上面一部分的教学片断中,我们感受到学生学得情意浓浓,读得多姿多彩,说得津津乐道,还根据文本意思画图、想象,并补充了一些课外知识。这样积极的学习效应,触发了我的感想。 感想一:合作学习重在把握目标,保证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要处理好“主导”与“全体”的关系,合作教学中尤应如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课堂上如果忽视教师的引导,组织与帮助,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会变得盲目、散漫,不利于学生系统的认识结构的建立与学习能力的形成。 如何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呢?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合作什么?怎样合作?安排多少时间?有哪几个环节?这些都要设计好,想周全,做到胸有成竹。还要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合作的规则,渗透怎样与人交往,如何倾听的方法。老师还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成为他们的一分子。怎样有效的分工,组织如何对小组各成员的意见进行总结、归并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以上案例中,小组和个人责任落实,加上老师细致指导,学生个体在优势互补中对课文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而且在合作过程中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合作精神等应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培养。 当然,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二者都影响学习的效益。以上设计中,“我会读”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只要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能比较有感情地读出来就行了。至于对重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等较高要求,就在后面的汇报交流时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个体的感悟,有效实现与别人的共享。 感想二:合作学习贵在有的放矢,实现灵活性 不是什么内容都要有合作,什么时候都能合作的。哪些学习内容只需个动(自读自写自思),什么时候必须互动,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安排得当。因为合作仅是形式,互动是其实质,进步才是目的。合作学习在内容、时机和形式上都要讲究灵活性。 首先,要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 研究表明,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不断地进行优化,能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 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共同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某一段落,某一问题等),然后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必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如果按顺序从第一节讲读到最后一节,势必会使学生的积极性逐渐递减。以上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有选择地说、有选择地读、有选择地背、有选择地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合作学习的形式除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外,还有同座互学,或自由组合学习,亦或诚邀班外人士加盟,班集体交流也是一种大范围的合作。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什么样的学习要求,采用哪一种组织形式,哪一种合作办法最为合适,教师要通盘考虑,合理引导。《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较长,而段落内容在结构、手法等形式方面基本相同,就比较适合采用自由组合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时空、学习内容等方面更具有开放性。由于学生之间有一种临时的“志同道合”的关系,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种形式不容易组织,比较适合小班教学。 其次,合作学习要以充分的“个动”为基础。 与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读也好,写也好,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个体的读、背、写,哪有学生独特的体验、理解和表达?又谈何语感的积累?没有个体充分的语文实践,也就没有良好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灵活操作,适当地把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相“联姻”,从而使学生兴致盎然。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老师要放手但不放任。一方面要实施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18953.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