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十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十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十九
(语文课 堂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设计理念]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主旋律,既培养学生敏锐的语音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议老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该成为“词的音乐家”,诊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因此,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某些词句作一番细致的咀嚼、推敲,去体悟言语表达之美。“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只有通过朗读细细品味过的句子,才能成为学生内化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几个重点词,书写1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激发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4、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激发自豪感。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国东北有一个绿色的宝库,那就是著名的小兴安岭,它是红松、白桦的故乡,是动物们的乐园。林中还有许许多多珍贵的药材和美味可口的山菜野果。它几乎不加任何修饰,就是一个美丽的天然大公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宝库,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课题,正音“兴”,给“兴”的两种读音组词。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拉近了学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使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个大致的了解。另外不出示任何画面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出示词语,自由读。

哪个词不好读,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齐读词语。

3、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并读读相关的句子。

4、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的时候,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你发现了没有?从哪儿看出?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

下面就让我们按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起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落实学生自主读书,一读读通顺,二读读懂内容,三读读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            精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想想: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的小兴安岭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2、再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在脑中转换成一幅幅画面。

3、交流:哪一幅画面最吸引你?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句子。

句一: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抽出”能换个词吗?(长出)怎样的长出才叫抽出呢?同学们想想树木蓄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一个冬天的精神,一到冬天怎样地长出来啊?(奋力、兴致勃勃、使劲、生机勃勃……)

(2)是啊,作者用词多准确,一个“抽”字把春天的活力、春天的气息全都写出来了。让我们做春天的树枝,生机勃勃地长出来吧——生读。更有精神地长出来吧——生读。

句二: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张满了春水。

(1)    自由读句子,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丁丁冬冬、小溪在唱歌的声音、潺潺、小溪在弹奏乐曲的声音、小溪的欢笑声……)这么多美妙的声音都融合在一个词里——淙淙。

(2)    谁能给我们带来这美妙的声音?指名读,多美的“淙淙”声啊,齐读。

句三: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    让我们一起做快乐的小鹿,读读这个句子吧。小鹿,小鹿,你们在干什么?(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请生做动作理解、体会小鹿的可爱。

(2)    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谁能读出这种可爱?指名读,生评,齐读。

4、同学们,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我们做到了。但我认为读书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不仅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还能适当地增添画面。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除了这些美景,还有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5、交流,春天的小兴安岭在你们的眼中到处一片生机勃勃,那么在摄影师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欣赏录象。

6、看了这美景,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赞美的话想说,就让我们把所有的赞美都融入朗读之中吧。齐读。

[设计意图]

    课文的言语与大自然的声、色交相辉映,定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各具特色,无不带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又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钥匙。每一位学生的想象不同,感受就不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在此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充分想象、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补充美景,自然水到渠成。

四、            精读第3小节。

1、  小兴安岭的春天还没欣赏够,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一起走进夏天的小兴安岭吧。学习第二小节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1)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2)    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3)    感情朗读课文。

2、生自学第2小节后,交流。

3、这一段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4、哪些画面使你更加喜欢小兴安岭了?

根据学生回答,先后出示句子。

句一: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1)    听师读句子,你觉得夏天的树木怎么样?(茂盛、郁郁葱葱、苍翠)用书上的一个词就叫——葱葱茏茏。

(2)    我们可以把信封起来,可以把窗户封起来。是什么把整个森林封起来了?(枝叶)引读:这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因此,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面对这样能遮天蔽日的树木,你想说写什么?

(3)    生朗读展示。

 句二: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1)    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课件欣赏。(朦胧、人间仙境、隐隐约约、像蒙上了一层薄纱……)

(2)    男女分别感情朗读。

句三: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1)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课件欣赏。(绚丽多彩、金光灿烂、光彩夺目……)

(2)指导朗读。

句四: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    看图体会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    感情朗读。

5、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通过乳白色的浓雾、像利剑一样的金光、五颜六色的野花,写出了夏天的绚丽多彩。这怎么不使我们更喜爱小兴安岭呢?齐读第3小节。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环节一开始就小结上一段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方法半独立自学这相似的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展示,揣摩文本语言所渲染的情境;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再现文章情境,画面有‘形、有“声”,还有“境”;学生描述有“形”,也有“情”,“情动而辞发”,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            总结:小兴安岭的春天生机勃勃,夏天郁郁葱葱,秋冬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            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汇  欣  赏  映  挡  视  线  浸

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信心写好哪个字?给大家介绍你的写字经验。

2、范写:欣 线

3、生书写,交流。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仍然是中年级的重点。在教学时,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写字经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第二课时(简)

1、学习秋冬两段。

2、比较四个季节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大特点:树木)

3、学习第1小节、最后一节,总结全文。

4、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5、生字书写指导:献、药、材、软、刮、舌

5、小练笔: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美     春天: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丽   

的     夏天: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花园

小   

兴     秋天:树木   山菜  野果  药材    宝库

岭     冬天:树木  积雪  西北风 动物

     

 [特别建议]

本课教学设计,应努力做到“四个一”:

1、体现一种教学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语言文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从而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进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之情。像“抽出、淙淙、葱葱茏茏”等词语的教学。

2、教给一种学习方法。由于课文的段落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因此,在学习春天这一段时,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到夏天这一段时,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半独立自学。

3、渗透一种写作思路。在教学中让学生想想:介绍景物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的?怎样写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的?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方法,为后面的小练笔写一处家乡的景物设下铺垫。

4、追求一种读书境界,使学生做到边读边把一个个句子读成一幅幅画,并于文章的空缺或空白处补充进自己的合理想象。这样课文能读到心里去,并培养了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应给足时间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再出示课件。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1893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