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掌声》教学设计二十二
小学语文课文《掌声》第一课时
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爱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准“症、镇、姿势、落、调”等。
(2)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培养学生质疑、释疑;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目标:
整个教学贯穿“爱”的情感渲染,使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
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要人的
关心和鼓励。初步领略心理健康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领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不同情感。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周围的人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2、准备生字卡片。
3、制作课件。
〔课前欣赏〕
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发布直播现场中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怒放的生命》。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航,揭示课题。
1、利用课前欣赏,引发学生表露真情。
2、老师深情小结,揭示课题。
3、师生共写课题。
(搜索本课的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人教小语资源网)地址 www.pepxiaoyu.cn)
本文转载
二、整体感知,学习新词。
1、以不同的方式通读课文。
(读的形式有自愿读、鼓励读、个读、小组赛读)
2、概括读书感受。
3、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4、同桌合作读句子,老师相机点拨新词。
三、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妙引“一摇一晃”。
2、渗透学习方法一。
3、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英子一摇一晃的句子。
4、学生反馈,男女分读。
5、观看视频,发现问题,回归文本。
6、寻文释疑,理解第一个“一摇一晃”。
7、说英子,板贴小结。
8、师范读,激发学生为图配音的创作激情。
9、抓住词语体会英子的心理活动,渗透学习方法二。
10、找句子,读出句子的“味儿”。
11、指导朗读第二个“一摇一晃”。
12、找“掌声”,读一读,体会两次掌声的不同。
13、配乐朗读英子来信的内容,感受英子真挚的内心世界。
14、总结、板书。
四、师生互动,升华情感。
1、追述引申。
2、共赏《我的梦》。
3、师生于手语中交流、感悟、净化,升华主题。
(搜索本课的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语文 课 堂网)地址 www.pepxiaoyu.cn)
本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