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册 实验小学 顾卫星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很早很早以前,国王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打开图)这个寓言故事(指课题)就发生在这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故事的内容吗?那就自由、小声地读一读故事吧!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故事中这些字音特别难读,我们再来读一读。
(边走边抽词卡)傲慢谦虚 骄傲 轻蔑 奚落 懦弱
羞耻 渣滓 恼怒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3、读了这么多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将发现的同义词、反义词及格言写下来)
4、现在,就请你们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说给你的同位吧!
5、谁愿意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大声地告诉我和同学们呢?
三、指导感情朗读争论部分
1、刚才,这位同学介绍主要内容时说到,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争论,你们想读一读他们的争论吗?都来默读争论这部分,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谁能大声地读一读争论部分。
3、你们都知道了什么?(合作小组讨论后回答,师板书长处与短处)
4、现在,就请自由地读一读陶罐与铁罐说的话,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5、指导感情读(第一组)争论部分的对话:
(1)、个别指读,齐读铁罐说的第1句话,指导读出傲慢语气。
(2)、个别指读,齐读陶罐说的话,指导读出谦虚语气。
(3)、铁罐和陶罐在继续争论呢!谁接着读?(请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对话)
点拨
1:把“再说……”的省略号部分发散思维,都说一说陶罐未说完的话,既理解省略号用途,又感受到陶罐的本质作用及谦虚态度。
2;对学生进行谦虚、谦让的思想教育。
6、还想再读吗?(个别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
7、引读表演争论部分(1-9自然段)。
四、引读课文10-17自然段:
点拨发散思维:你们现在就站在这个人旁边呢,你们想说什么,也来说一说吧!
(再次体会陶罐品质的可贵)
五、总结寓意:
铁罐在氧气中逐渐生锈、腐蚀,消失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读到这里,你们懂得了什么?(师板看到 正视)
六、同学们,在学过的课文中,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很多,能说一说吗?
七、能力训练:
1、根据这则寓言,我也编了“眼睛和脚”的故事,想听吗?(师讲自编故事),你们也试着编个故事吧!(伙伴讨论互编关于“长处”和“短处”的故事)。
2、指说 走下座位给同学、老师们说一说编好的故事。
作业:写一则自编的寓言故事。
九、板书设计:
御 厨
贴 图
多看长处
正视短处
教学反思
此文是一篇寓言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易懂。通过在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在读中感悟铁罐与陶罐最终的不同结局,从而使学生明白一个做人的道理。一堂课上下来,从教学实效来看,特点如下:
1、由于此文是七册教材中一篇略读课文,而使用三年级学生来上,难度增大,因此,根据实际学情,大胆变更为精读课文,从学习效果看,完全符合学生认知过程。
2、充分体现了多种形式地读,在读中穿插教师巧妙的点拨,画龙点睛,既让学生深入去品读,又有所感悟、收获。
3、文中两处发散思维的设计,使课堂议论纷纷,掀起高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自编寓言故事,很好地将文中语言与学生课内外信息知识的积累有机结合,活化为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需改进的地方:
1、合作小组讨论要有明确分工。如一位同学编,另几位同学认真听、补充,并推选优秀故事员比赛,这样时效性更强,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更高。
2、分角色读,如果能再引入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读争论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会更浓,不仅有助于孩子理解寓意,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在理解寓意基础上,将文中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并操作运用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