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摄影师》教学反思3
程彩蓉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为学校的墙报去给高尔基照相,结果由于自
己的粗心马虎没带胶卷致使没照成的故事。充分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
护。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围绕“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这一教学目标指导
学生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进行繁琐的课文字、词、句、篇的讲解,而是根据本文的特点给
了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来表演本剧。先是四人小组自主表演,然后推荐一组不错的上
台表演,相机理解几个重点词句,如“摆弄、吩咐”等词句,以能更深刻地理解高尔
基对小男孩的爱,对下一代的耐心。
在表演的时候,一个学生扮演小男孩,他先是在窗口那里徘徊,探着脑袋往里看,而
扮演高尔基的学生则坐在教室里的窗边写东西。这时候,突然从窗外飞进一个纸团,
高尔基连忙拾起纸团打开一看,此时,由旁白在旁边念纸团上的内容,(我觉得这个
旁白正是一种学生集体智慧的闪现。)接着,“高尔基”向窗外望去,对路边的小男
孩说道:“我让他们放你进来。“等小男孩”进来后,摆弄了很久正准备拍照时,才
发现自己胶卷忘带了,与刚进来的兴奋和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小男孩”扭
身就走,而“高尔基”呢?他马上冲到窗户边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
……
在孩子们激情表演过后,我采访表演的学生几个问题。
1、从“鞠躬”、“打量”、“摆弄”、“赶紧站起来”等词中,你看到了什么?
2、问“小男孩”从“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3、问“高尔基”小男孩“咐咐”你这样那样做,你是怎么想的?
在学生正融入情境中时,及时地把这些问题抛出去,让学生在已经认知的基础上有了
一个提升。让学生知道安排这样的一个表演不仅仅是让他们看,更要从中感受无法从
字里行间中直接获取的体会,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高尔基的高尚品质。
对于本节课,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管是课堂管理方面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
需进一步完善及提高。希望能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之下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