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槐乡的孩子》一课教案

《槐乡的孩子》一课教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槐乡的孩子》一课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劳动场面,赞美了槐乡的孩子勤劳懂事、吃苦耐劳的品质。采摘槐米是辛苦的,但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也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课文语言质朴易懂,愉悦轻松。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能够从文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中的乐趣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  图画         教学方法:读书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投影片)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一课。

      2、板书课题,藉机育人。

      教师板书:槐乡的  谁愿意把“孩子”两字大大方方地写在黑板上?

      写完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来说说他写得怎么样?

      师总结:写字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字。

      3、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齐读课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呢?(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下面,老师先把课文读给你们听听,好吗?

2、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老师说呀?

3、自己也来读读吧!请大家打开书本,大声地读课文。 要求:(投影出示) 

4、检查:读完后先来读读生字和词语吧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大家看,老师把槐乡孩子的最爱 (图片)带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你看到了什么?生:……师:书中是怎样写槐树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把课文中描写槐树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个别读

减词对比读。

师:女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师:清晨当孩子们推开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棵棵槐树;

当他们走在上学的山路上,随着风儿,向他们打招呼的是——;当他们来到运动场,勾住他们的衣角,要求和他们一起游戏的也是——;那么,当他们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槐树也和他们相伴相依呢?

生:……师:是呀!孩子们生活的分分秒秒,时时处处,槐树都相伴左右,此时此刻,槐树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仅仅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吗?(生答)他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板书:朋友)

三、亲人

1、那高大挺拔的槐树,那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槐米给孩子们带来了朋友般的温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不过,除了时时陪伴,槐树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快乐,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谁知道了?生:(学费)

师:哪句告诉你的?读一读。

师:想想你们的学费是谁给的?

生:……

2、小朋友,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槐乡的美,槐乡孩子的勤劳,好吗?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槐乡的孩子是勤劳的,槐乡的孩子还是(    )

小朋友都面露难色,怎么办呀?(学生可能会说:想一想、讨论、读书)还是让我们来读读书吧,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讨论一下。在书上作上记号,过会儿交流,槐乡的孩子还是(     )的。

2、生:槐乡的孩子不怕热 槐乡的孩子能吃苦 

天多热呀,师引读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师:火热的八月,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

A  生: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

B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师:(指男生读)(可以加上动作)

动作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男生齐读)

C  师:女孩们,你们在干什么?

生: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你们读的是两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如“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像觅食的鸭子”)

      让我们也展开想像的翅膀,除了课文上描述的、图画上描绘的,他们还会怎么采摘槐米?如果能用上比喻句就更好了。

师:这时,槐树又成了孩子们最好的…… (玩伴)    因为槐树,男孩女孩们团结协作,你削我捡,你捡我削,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真是一棵棵友谊之树。

5、师:那一棵棵槐树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的乐园,在树上,在树下,他们还会干什么呢?6、就在这一阵阵欢声笑语中,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孩子们要回家了,文中有一个词形容他们回家的样子。(满载而归,出示这个句子)师:究竟载着什么呢?

生:

师:来,载着你的希望读一读。(指名读)

师:是呀,尽管是在乡村,尽管他们并不富裕,可他们勤劳、他们积极,于是,满载着这些收获,田野里飘起了他们……(快乐的歌声)希望你们每天也能满载而归。

7、师: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呀?

生:这是一群……

五:悟情拓展。

1、师:看,槐树本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植物,但因为有了一群爱他们的槐乡孩子,这种普通的植物有了无穷的生命力,他不再只是一棵简单的树,而成了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最慈爱的亲人、最好的玩伴。

2、(出示鲜花)这是什么?

师:知道吗,这是母亲节时,一个小朋友送给母亲的节日礼物,那它还仅仅是两朵鲜花吗?

师:那这是一束……生:……

3、师:是呀,当你笑着看花,花也含情;当你笑着看水,水也含笑,看,当你用含情的眼去打量这个世界,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我们的心中就会充满爱,就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快乐。

3、来,小朋友,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感受槐乡的美,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朴实吧!

配乐朗读课文

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在摘抄本上,但老师更希望你能把它积累在自己的小脑袋里,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sannianji_488_18697.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