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脚印》说课材料\教案
今天,我作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
本篇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课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计’和‘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两个具体的事例体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深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课文也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
为了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课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3、 激发学生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课的开始,我用大屏幕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激发学生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进而引出课题《金色的脚印》。由于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在分析课文中,我列出学习提纲,让学生自读解决两个问题: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2、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体会动物中的亲情和伟大的爱;并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在分析中重点体会老狐狸的做法和正太郎的行为,从重点段入手,理解重点词句。最后教师提问:“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进一步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析完以后,我还设计拓展欣赏一首小诗:《我喜欢你,狐狸》。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类与动物的纯真感情。
总之,本课教学我 本着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本课,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金色的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3、 激发学生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大屏幕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人类关爱动物的故事《金色的脚印》(板书课题)
二、 分析课文:
1、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现在老师出示本课的学习提纲,希望大家在阅读中解决这两个问题。
(① 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些什么?②狐狸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在书中作批注。
3、 汇报:
第一个问题:重点分析第4、6、7、15、17自然节。
第二个问题:重点分析第3、9、18、19、21、22自然节。
4、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思考: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5、 汇报:一方面体现动物的生命同样珍贵;另一方面体现人类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6、 延伸:狐狸一家回到密林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三、 拓展:欣赏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四、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平等地拥有大自然,共享世界的美好!
板书:
24、金色的脚印
老狐狸 正太郎
调虎离山计 小狐狸 同情小狐狸
入虎穴做窝 投放食物
救回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