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试题中心 >> 六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2007年小学升初中语文检测(附参考答案)

2007年小学升初中语文检测(附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6月10日  字体:

  

2007年小学升初中语文检测
同学们,绚丽多彩的小学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回顾这几年的成长历程,你肯定有很多感悟与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毕业试卷相信一定会满载着你的收获,也一定会寄托着你初中生活得良好开端,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带着自信、细心、智慧,认真地完成这次检测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给下面画线的字加上音节。(7分)
(   )    (   )(   )  (    ) (   )  (   )(   )
  矗 立   竹 篙    倭 瓜   颧 骨   镌 刻   携 带  逞 凶一时
   (   ) (    )  (   ) (   ) (   )(   )(   )
  收 敛   抽 噎     粗 犷   船 艄   尴 尬   灼 伤  奄 奄一息
二、读拼音,写词语。(12分)
 xiè huò    xiū sè    jì diàn     è hào     chà zĭ yān hóng
 (      )   (       )   (        )  (        )  (                 )
 jí liáng   dù ji     fàng sì    jŭ jué    yìng jiē bù xiá
 (      )   (      )  (       )  (        )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严(   )以(   )    美(   )美(   )   银(   )素(   ) 
任(   )任(   )   (   )(   )共赏    (   )不(   )接
熟(   )无(   )   (   )舌如(   )   (   )声(   )气         
四、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搅尽脑汁(    )   誓不可挡(    )    不逸而飞(    )
鞠躬尽萃(    )   宛尔一笑(    )    目噔口呆(    )
完壁归赵(    )   含辛汝苦(    )    扶威济困(    )
急中生志(    )
五、按要求填空。(24分)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 (名人名言)(2)                                               
 4、写出一幅顶针联(
                                                         )。(2)
5、假如你的同学或是朋友正在因为面临的挫折而苦恼,你会用这一册中学过的哪句名言佳句来劝他:(
                                                         )(2)
6、本册课文中,(              )因为独立思考,九岁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用自己的智慧击败不可一世的楚王,为自己为齐国扬眉吐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用自己的可爱和智慧打消了德国军官的怀疑,救了全家人的性命;(       )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给非洲孩子挖井的梦想;(         )用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了秦王,并能顾全大局,不和武将(    )正面冲突,历史上才有了将相和好的美谈;(       )在三天就造了十万只箭,让(      )的陷害计谋没有得逞,大跌眼镜。(      )醉酒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因为两茎灯草不肯咽气,因而成为吝啬鬼代表之一;(    )在《红楼梦》中性格泼辣,心狠手辣,人送外号“风辣子。”   (第6小题要求填人名)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3分)
             伞   的   故   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àn dǒu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现在,这把黄油布伞(     )落伍了,(     )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仔细拼拼,把汉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4、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5、"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6、"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                          )     这句话表达了"我" (                                )。(4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肯定有很多感想,写下来吧。(5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题。(40分)
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涯很快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毕业前夕,你的头脑中或许会涌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入学初,你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现在的你已经有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小脑瓜 ,长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大人。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父母,长辈,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有时,即使是一次失败、一点挫折、一次批评,也给予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学会感谢,懂得感激,你的内心会感到无比温暖。就让我们以“感谢___”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诗歌除外)。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例写清楚.                             

答案在第二页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liunianji_504_2347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