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学记录和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学记录和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6日  字体: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学记录和反思
项恩炜
绝对值得一些。准备许久,就为了今天这两节叠课。
上课。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正好有照片。
太晚了,留一笔,再整理。

反馈:
大部分同学的暮省本上只是记录了课堂的流程和对课文的理解。有几位同学找到明确足以表达的感

觉。
老师将晏所归纳的关于居里夫人的事件,让我们重新改变顺序,上到后面,我才知道老师这么做其

实是为了我们自己描写人的散文时加入一点思路及技巧。——钦
写文章不再像过去那样一事一议,写一种品质,最后写了很多品质。而是应该每件事情写得不一样

,实际是为了一个目的,写出一个品质。——康
课上,我们在一起讨论,一起出点子,一起整理。当电子会在一块儿时,大家是多么默契。居里,

美丽的居里。是他坚持带来了新的镭的发现。我们要学习她刻苦的精神。写高品质的散文,需要将

精彩的事例和文风写出,最重要的是“神“。——季
《跨越百年的美丽》行文特点.......前后照应,围绕同一中心写很多个事例,层层递进。高中写作

可参考此方法,多个素材描写一个人,层层递进。——聂
写一个人的散文,要有各种事件串联在一起,表现出所要表达的这个人的精神、品质、抽出这个人

的“神”。——齐
今天,老师给我们联上了三节语文课,为的是要给我们上好居里夫人这一课。我丛冢领会了许多东

西,就从写作角度来看,初中时,我们写人通常只会写1至2个事例,以此来点出中心,但高中却不

一样,你可以连续,不,是一定要连续写出许多个事例来,但是,中心都是只能有一个。且这些事

情比粗是层层递进,有浅入深,或者说是早在前个事例就埋下了伏笔,这也是大作家与一般人的区

别所在,不管怎么说,初中和高中果然是隔了很大的距离啊!——章

连续三节的上课令我印象颇深。自行阅读、陈列事件、打乱排序,重组文章......一环又一环紧紧

相连。不知不觉中,对文章脉络、所用材料、中心思想了如指掌。文章的题目起得实在好,“美丽

”一词不仅止于表面,还指科学精神,指内心,指行为,指理性思考。老实说,若按常规套路学习

。这些或许也会知晓。但绝对记忆不深,估计一两个星期就淡忘了。而且没有什么收获,仅仅是机

械强记。学习的“法”更胜于“勤。许也系的方法是对于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或许上课天马行空,

不知所云,但学习之法已印入我心。——修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liunianji_491_2302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