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学习作教学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学习作教学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9月14日  字体: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的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使我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是时代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我觉得在教育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意义重大。就拿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是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更是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许多老师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照科学发展观精神,我认为,应把习作教学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相关环节落实到位,才能保证这项工程的质量。为了搞好习作教学,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四项措施,解决四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构成了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既然学生的活动空间这么大,为什么有的学生拿起笔却不知写什么呢?这里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做如下事情。一是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二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小学生如果对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她)就能发现许多可以作为习作材料的东西,学习并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他(她)就会把看到的说得绘声绘色,写时就会如行云流水。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渠道获得了大量的观察积累的材料,写时就可信手拈来,不会为不知写什么而发愁。
二、认真上好阅读课——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学生有了生活储备,并不等于就能写出一篇篇的好文章。观察后得来的生活材料怎样表达出来,这又是许多小学生在习作时面临的又一个新的难题。语文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通过阅读一篇篇精选的课文,从中感悟表达方式,学习如何将生活材料转化成口头或书面语言材料,呈现给听众或者是读者。因此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充分认识语文教科书的功能,认真上好每一节阅读课,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特点,感悟作者是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呈现给读者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承载着多重教学任务。就阅读教学而言,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表达。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分清文章的体裁,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知道写了一处什么景物,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些对于学生列写作提纲都是有帮助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时,从习作的角度应该使学会描写景物的两种方法:一是按一定的顺序写;二是可以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描写一种景象。再如,学习了《鸟的天堂》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即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描写就是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事物的活动变化就是动态描写的方法。另外,许多课文在构段方式上很有特色,有的是总分结构,有的是总分总结构。这样的课文,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学好,应使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既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实践证明,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始终将阅读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习作的载体,认真抓住读写结合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实践。可以说,认真上好每一节阅读课,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和习作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
三、积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解决“用什么材料写”的问题
我们知道,同样要求的两篇学生习作,我们在批改时为什么一个给了高分,另一个则给了较少的分?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语言的使用和引用的问题。先说语言的使用。《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了表达志愿军不忘怀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如果写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怀。”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恰当地运用一些句式,提高表达效果。同样,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也能提高表达效果。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增设了“词语盘点”。这一设计意图,一是为了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学习)目标,二是有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这部分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这些词语分解落实到相关课文中,并适当引导运用。除此之外,对于“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也应高度重视。再说语言的引用。恰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格言、古诗名句等,也能提高表达效果。例如,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作者引用了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象地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两句诗的引用胜过千言万语,语言形象,给语言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习作教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这就好比盖房子前要准备好木料、水泥、钢材等。
四、努力上好习作指导课和讲评课——解决“怎么能写好”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的习作质量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相关年段学生习作的要求,我们还必须上好习作的指导课和讲评课。
习作指导课和讲评课是提高学生习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最终完成习作教学任务,语文教师在教学习作内容前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习作课的教学环节。这样,在习作指导时才能抓住重点,精心指导,针对不同学生习作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在进行习作讲评时,教师应善于总结主要成绩,抓住突出问题,通过对学生习作进行讲评,达到学生习作能力有所发展的目的。
总之,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上述习作教学的相关环节,才能促进学生在习作方面有真正意义的发展。
 
 
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德库供稿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2374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