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了解,我常常会想,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喜悦的、痛苦的,还是欢乐的,都是有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在教学《2030年的一天》时我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
《2030年的一天》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想象日记,作者伟我们描绘了未来一天人们生活的情景,由现在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对未来的环境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告诉人们环境恶化给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严重后果,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所以,在课下,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自己周围生活环境,培养他们从小便关注社会,同时也为本课做好铺垫。
一、 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语文课中,要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特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都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把对于课文内容、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 让孩子去展现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在研读课文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在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我抓住一个问题,2030年的一天,给你什么感受?让学生从感受谈起,从文中分析原因,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也学得更有劲。孩子们得创造了力、想象力简直使我难以想象的,这一欣喜得的发现,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给孩子机会,他们会尽情展现自己!
三、 在情景中自读自悟
教学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为孩子们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形象、直观的为媒体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我的有一个探索。
1、 课题的两次转换,课目板书课题我设计的课题颜色是灰色的,因为文中的一天让人担忧,我们的地球在人们无休止的破坏下,变得灰暗可怕;在课末,我有出示了一次课题,设计为绿色,旨在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家园,2030年我们会迎来一个绿色的世界。
2、 导入语的设计。课文开始前让学生乘坐2030此时光航班,以每秒365天的速度,相会在2030年让学生想象:2030年你在做什么?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 图片的两次对比,在教学中,为了突出中心,我设计了两次对比①课首展示地球的美丽姿态,让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与文中想象的地球的可怕对比。②地球的美丽姿态与现实中人们破坏地球是的图片对比,通过对比,使大家感受到环保的迫切性、重要性。
4、 课尾播放有关环保的歌曲《共同的家园》使一首倡导大家保护环境的歌曲,歌词也与本课内容十分贴切,它的播放更能加深印象,又坚定了大家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四、 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在拓展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个语文自选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兴趣作业,分别西哦女冠读、说、写、做、调查入手,使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在课下认真完成,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当然,本课的缺憾也不容忽视,朗读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加强知道,在深入一些,有些同事诚恳的提出增加一个板书,帮学生梳理思路会更好,看来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使用板书是我今后教学中又一新的探索。
总之,只要我们敞开心,放开手,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孩子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地意外地惊喜!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