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后进生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后进生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在农村小学工作十载,每年总会遇到一些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有些学生是一“后”到底,坚决不“进”。许多老师招架不住只好放弃。面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考评机制,这些后进生着实让人“心痛”。富有教育理想的我,一次次问自己:“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后进生”;一次次地做了努力和尝试,也一次次地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如果你有着同样的困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不妨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期待

 农村学校里的后进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智力并不差,都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无人监管,学习效率不高而导致成绩落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成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差,最后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此时的他们是“五毒不侵”。但是“学之初,愿本高”,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地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只是“身不由心”。此时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和的教育方式——期待。期待其实也是一种鼓励。课堂上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我总是有意识地向他们看去,用我的眼睛告诉他们:“你能回答上这个问题的,试试看!”其中考试总结会上,我用平生最温和的语气对他们说:“你如果能考及格了,我们班的及格率就百分之百了,下次争取考好了,行吗?”学校举行的朗诵比赛,为了提高质量,各个班级可以去掉百分之十,而我却充满自信地对他们说:“如果有你们一起参加,我们班的集体气势一定很高,相信你们一定能熟练地把稿子背上,并能跟大家一起练习。”

 每次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说话时,他们的小眼睛总是眨巴眨巴地,似乎在说:“这位老师怎么没有责骂我们,挖苦我们呢?难道我们真的能行吗?”此刻,他们很想尝试着努力。而习惯于落后,听惯了冷嘲热讽的话语的他们,总是显得很胆怯。能否打开心灵的大门,最好的方法是——

二、         交流

 许多后进生不但成绩差,而且没有明确的学习态度,缺少自信心。要想真正地帮助他们,必须要充分地了解他们,尤其是留守儿童,从小就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欠缺心与心的交流。面对他们,我放下架子,走近他们,去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观察他们的行为,倾听他们的诉说,揣摩他们的思想。有些孩子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根本没有学习目标。我就与他们一起想象二十年后的和二十年后的“我”,让他们意识到如果没有知识,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是有多么得艰难;有些孩子缺乏刻苦精神,我就收集“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故事来感化他们。针对不同的学生,我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面对我真诚的期待与呼唤,他们是“蠢蠢欲动”而无从下手,跃跃欲试而畏手畏脚。看到他们的表情,我发现他们真的不想在落后了,于是我可以轻松地进入第三步——

三、         辅导

 这是转化后进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那么如何使这一工作行之有效,达到最优化呢?许多学生的成绩落下来的原因是父母疏于管理,留守儿童们则是根本无人管理,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是加强对他们的督促与管理。不管多忙,每周坚持两次登门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建立家长通讯录,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做好提高的保证。其次是每接手到一届新的学生,我都用最快的时间摸清他们最薄弱的地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以帮助他们扫除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然后是针对计划,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学习和思想上的辅导。不管工作有多忙,我都坚持做下去。即使遇到一些突击性的工作,事后也要把落下的补上。要让孩子们相信老师对这件事情是绝对认真地,我们也含糊不得。“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架,功在不舍。”一个月、半学期、一学期后,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真的进步了许多。而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他们中的有些人也许是不再需要太多照料的万年青;有些人也许是因季节而变化的月季花;有些人也许只是一现的昙花。现在的他们最需要的是——

四、         提升

许多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不能永远地把他们视为后进生。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与优秀生相比的确还存在着差距,那么怎样才能缩小两类学生之间的差距,模糊他们之间的界线呢?这就需要对后进的学生进行不断地提升。首先对后进的学生的进步要加以肯定,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同时不断地提高要求,一防骄傲自满、“一叶障目”。其次是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更多自我提高的机会。作文、数学、朗诵等竞赛,学校里每学期都举行,通常各个班级为了积分都是让优等生参加。而我的“政策”是让班级里最好的几个参加,确保能为班级取得名次,剩下的名额留给从未参加过竞赛的后进生轮流参加,抽出时间对他们加强辅导。一旦取得好成绩,立刻作为极佳的素材,进行正面的教育。许多孩子因为觉得机会难得,是丝毫不敢怠慢,分外刻苦,一鸣惊人的事也是时常发生。竞赛都能取得名次了,谁还会说他(她)是一名后进生呢?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了,谁还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呢?看到了“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哪个老师不是喜上眉梢呢?

让每个孩子成功,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工作中,只要我们多一份爱心,少几声责骂;多一份细心,少几份急噪;多一份耐心,少几声叹息,你就会真正地感受到:只要你心中有爱,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1875.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