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 用好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 用好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推行素质教育,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
  随着课改实验教学研究的深入,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许多改变,焕发出人文气息,冷面孔少了,简单、粗暴、挖苦,甚至随意谩骂就更少了。但是,也随着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1、评价的语言、动作机械单调:“真好!”、“你真棒!”、“真不错!”……个个发言都是这样的评价,到底好在哪、棒在哪,学生也弄不明白。2、教师评价就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多余而无效,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3、轻率下结论,有时学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就加以否定,有时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也不再启发,有时学生说得不到位教师也不及时点拨提升。4、激励手段单一、过频过滥。小红花、大拇指、智慧星等过频了,学生只注重奖品,不注重学习内容,达不到激励的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其副作用不容忽视。

而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精妙,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还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想结合,更应注重定性评价。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语文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良好的、恰当的、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行为评价、奖励评价等,都会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文素养的积淀、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的满意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各方面做出针对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一 、对尖子生,多给予启迪。
        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课本上知识对于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课本难度的新知,要体会学识上超越同龄人的快感,他们要享受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

从学习内容评:如一位学生作文中以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我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展示作品时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我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评价是一个学生,可受益的却是全体学生。”不光这个孩子得到了启迪,全班也从中得到了教育。
    从学习方法评:如针对识字多的学生,启发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么多字的?”引导学生说平常留心生活中的字,赞扬“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希望你能继续在生活中识字。”

从学习习惯评: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面非常广,能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思考问题比较深刻。如教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学生能当堂回答出“是岳飞墓前的对联”,并说出含义,全班满是惊叹的眼神。老师及时肯定:“你不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那么丰富的知识。你能边读书边思考。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值得大家学习。”   

从学习方式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发现一些可取的做法,马上肯定:“第一组组长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给本组同学分了工,而且组织本组同学模拟训练。很有工作方法。”“第二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很好,好同学充分利用时间帮助本组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第三组同学讨论非常深入,他们善于动脑思考,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观点,大胆发表不同见解,通过辩论,对问题理解更深刻。”

 从思维角度评: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研究“如果父母都说巴迪的诗糟糕透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时,大家纷纷谈出许多不良后果,一个优生却独树一帜:“其实后果不是一定的,如果我听到这样的评价,也许会更加努力,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偏不让别人说糟糕透了。”老师马上肯定他:“你太棒了!不随波逐流,能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你怎么会想到这一点的?”

对尖子生的表现,不但给与直接的肯定,同时让其他同学从他们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中体会到些什么。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仅给其他学生指出学习的目标,还给了优生继续奋斗的目标,避免使其满于现状。教师抓住这些个别现象进行评价,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 对中等生,诚挚地欣赏。
    这部分学生在班内占多数。他们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但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尖子生靠拢。同时他们也需要听到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老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

等待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这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吧!” “很欣赏你读书时专注、入神的样子” “你读得真好听。看,袋鼠妈妈冲你微笑了”“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你在等待机会发言,老师帮你一把,你就站起来了!”……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信心,从而自信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对学习过程进行客观点评。在学习“珠”字时,一学生说“珠”这个字,还是“宝莲珠”的“珠”。教师马上评价:“你能把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起来。“'招'字还可以用换偏旁的办法记住它。把'展昭'的'昭'的日子旁换成提手旁就是这个字。”教师接着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写出了"昭"这个与本课无关的新字,继而评价:“从人名也能认字,真棒!谢谢你,又帮我们多认识了一个新字。”在课堂上我还经常用这样的评价:“你读文时重音、停顿、语速都把握得很恰当,如果再注意语调的变化,效果就会更好。你愿意再试一次吗?” 当学生读完课文后,请他自我评价一下,他说:“我认为我读得还是挺有感情的,但声音比较轻。”老师说:“再读一遍好吗?这次你肯定能读得更好。”他又读了一遍,这一回又响亮又有感情,老师马上说:“你读得这么出色,又流利,又有感情,我们大家都听得入迷了。”同学们用掌声祝贺他的成功。

学生听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感到比较满意时,自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评价层次也会相应改变。伴随评价层次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 对学困生,热切地激励。
    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在评价中对他们的评价是最难的,"左倾"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右倾"了,无法起到评价的作用。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因此,老师在评价时更应该小心谨慎,切不可敷衍了事,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

可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如“虽然你没有把问题答对,但你能举手发言就很了不起,勇气可嘉!” “你真有毅力,一次次读错,一次次重读,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读对了!” “今天你读文没有重复词,一定是认真预习了。”

可为他设置下失败台阶:“你可能因为紧张答错了,平静一下心绪,你一定能回答得非常好。” “老师看得出你不是一个笨孩子,你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你刚才没有认真地听讲,漏学了知识,现在老师帮你补回来,希望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了。” 刚柔并济的评价语言不仅能让差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方向。

可“骨头里挑鸡蛋”:“发言的好处真多,瞧,给了机会大家一起帮助你,56位同学的提醒一定很深刻,相信你下次不会错了!”

可“化腐朽为神奇”:“这位同学的错误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不少同学也是这样错的,老师借这个机会提醒大家注意‘肺’字的右边千万别写成‘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总而言之,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186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