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爱生活 拥有源头之活水
湘西州民族实验小学 李苹
经常任教低年级,在指导学生写话时我竭力想启发学生平时观察的物景,可有时最终的总是只能很艰难地抠出一点点的不痛不痒的情思。是的,快节奏、高信息迅速运转的社会,让七八岁的孩子知道怎样最快把网上游戏玩精、如何旋转庞大的电动机器人,能把看过的动画片故事情节到背如流,比我们小时候聪明百倍,我们那是玩泥巴吹孔、用木棒削陀螺、找稻草搓跳绳、还和男孩子一样下田捉泥秋。对于他们来讲,说不上丰富多彩,可我总觉得他们的开心和我们小时候的开心是两种境界,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人造的。
在课堂上,我真的有时为学生的冷漠、视若无睹、麻痹、平淡的回答而觉得质疑:他们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吗?不是的,他们知道从窗户的身影来 是哪位老师的到来,并做好让老师看的假象;他们,不懂感情吗?也不是,他们准确知道好友的生日,并准备上丰厚的礼物。可我问“你们家乡的山水美吗,哪些地方能表现它的美?”“美,就是好看呗”“你们的妈妈爱你吗?”“爱,她天天给我买好吃的,还给我买衣服”要不从说几句充满矫情造作的大话空话来赞美一番。甚至于面对亲人、同伴、祖国被伤害、被侮辱,面对着死亡,他们也显得那样的淡漠。我们的娇惯的独身孩子呀,也在和忙碌的大人们一样享受着室内的、时代的“快餐”。他们忘了感受生活,忘了细心观察生活,忘了体验和回味生活……
生活因爱而精彩,生活因爱而有骨、有肉、有血、有灵魂。是人,都该有着多思而敏感的情思。“千教万教,教做真人。”教学生,我想应当先教他们剔伪去虚吧,着眼于小事、小景、小物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来触动他们的潜在未发的感觉神经。
一、身先士卒,用情写好下水文
教师的下水文是对学生影响力比较大的范作,因为是低年级学生刚学写话,为使他们不入堆砌华丽词澡的歧途。所以我在取材、谋篇布局时,力从真实,质朴,带有生活情趣出发,来作学生的示范。
学校的教学楼后面有个小花园,花园太简单,花树的种类不多。学生几乎天天上厕所都经过这,谁也没说它好看。有一次写话,要求学生描写一处环境,写出它的美。在讲授完观察方法后,我让学生说出周围一景物,没人说到它,而且总是说不具体景物美在哪儿,我拿出自己的下水文:
花园不大,十几个平方。可它像一位模特一样,变幻着向我们展向出四季的时装。当春来临时,围墙上的迎春花那长长的绿辫子上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稀泥的地上也钻出一层短茸茸的青苔,东一块,西一块的铺在地上。淡红的月季,紫的蝴蝶兰,竞相昴首炫自己的风姿。夏的时候,最热闹,因为小园中多数种的是一串红,一朵接一朵的向上密密匝匝展开,全掩住了下面的绿叶,开起来真像一片红霞。秋天的时候,小花园里寂静了不少,只有单调的小松树仍然 身着绿装,傲视秋风。这时,秃了枝叶的围墙露出青青的砖,沿边盖着灰色的,更显出秋的落寞。冬来下雪后,千树的银枝是另一种园景。那成了小朋友们玩耍的好境地,大家从干枝上,枯草上捧一堆堆雪做雪娃娃,不用担心有人来这儿毁了自己的杰作。
当我念完这几句话时,有学生开始啧啧:“美,可是我怎么没看出这儿美呢?”我微笑着说:那是因为老师比你们拥有一颗更热爱自然的心。
当要求学生描写生活中最熟悉的人时,要尽力诉出人物能拔动人心弦的材料,能展示人物生活个性的素材。我将自己受到婚姻刺激反映有点迟钝母亲在我生日的那一在蒸了一锅的粽子情景说给学生听,那也是我自己心灵最为振撼的一件事:
忆有点记模糊的母亲却在端午节那天突然相当清醒的记住了这天是我的生日,大早起来到集市场买糯米,忙乎了一天,我能想象得到那矮矮的,瘦瘦的妈妈忙着把大筛子放在膝上,认真地找出米中的小石子,躬着腰费力地打出井水,细致地裹紧棕叶,然后踮着小脚去搬柴,架蒸子,放碘水,还有做完捞出来挂好,这一切后呆坐等着我回来尝,那脸上挂着的微笑是天下母亲统一的慈祥的笑……
我为疼爱着自己的母亲骄傲。
二、学会亲身体验,观察和体验生活要细心、细致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为了写《羊脂球》这部小说,自己硬是羊让往自己肚子上踢了一脚才有感受,而夏衍为了写包身工,也和包身工蹲了几个月,才这自己文章中的包身工能哭,能笑,能怒,能流血。这告诉我们有了身的体会才能写出动人的情节。所以光学之于书面,仅于纸上谈兵,一味模仿不能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作品。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文章易陷入“千人一面”窘境。做家务不能都只会洗手帕,做游戏不能都做老鹰捉小鸡吧,我的好朋友不可能都长有两个小酒窝。
为此,我在学生中大力推崇“有个性文章”、“有特点语言”、“独僻溪径”取材。
写做游戏,我引导学生室外尽量做不同游戏。结果有学生写《拔根儿》,有学生写《砍沙包》、有学生写《跳房子》、还有的写《抓石子》、《踩高脚》……。文章很有趣味、有童味。这样便呈现各种秋色。在开始说时,学生只能片面地说说自己怎样玩游戏的过程,不能将游戏地趣味性说出来,我便让个别学生回放游戏动作,指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表情细致观察。
如罗小晓在写自己抓石子时的动作和心情:
我翻开掌心把石子后向上一抛,光的石子 在空中翻了个跟。说是迟,那时快,我赶紧把手翻过来,看准了。用手一抓,先后连接了三粒石子,稳稳当当在手心。哈,我得意往身后收起自己的战利品,张明看了,眼睛都瞪直了,吐吐舌头,又撇撇嘴。下轮该他了……
胡鹤龄在《踩高脚》一文中的心里描写:
拄着两根像拐杖似的高脚,我还有点心虚。这细细的家伙能承的起我60多斤体重呀!我试着将一只脚踩上去,体育老师说:“别怕,两脚上去。我很笨拙地全身站了上去,哈,一下忍不住就跌下来了。体育老师说:“要放松,胆子大点,踩上去后,就往前走。”我又练了好几次,对自己说:“别怕,别怕,越怕越容易倒下,我可是个男了汉呢。”终于,我放松,能稳当地踩地上面,握着两根棒,左脚迈出,接着迈右脚。走了一步、两步,十步,现在我很得意地边走边向同伴作鬼脸了呢!
写话课上,在确定写话内容后,我让能做的学生亲手做一做,能看的亲眼看一看。让他们亲身去体验一下。
写之源于生活的“活水”。有了爱生活的情感,有了爱生活的视觉,他们的文字也才有沾染生活的真实、质朴,也才能打动人心。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