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大 中 小
|
一个“借”字用得巧,用得妙 江苏金坛西岗中心小学 梅锁琴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名篇《三借芭蕉扇》,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新课伊始,学生便质疑道:“课题用‘借’好,还是用‘骗、抢’好?”经过一番品读,讨论,学生甲总结出:“‘借’与结尾的‘还’相照应,所以用‘借’好!”学生乙说:“孙悟空本来的意思就是去‘借’芭蕉扇的,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采用了下策‘骗、抢’,所以还是用‘借’好!”笔者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崇尚“先礼后兵”,礼——借,兵——骗、抢;孙悟空在这部小说中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一个正面形象,当然“借”得在理,有涵养,孙悟空一直把铁扇公主当作自己的嫂子,在那嫂子长,嫂子短的“借”扇子,显得有礼貌,而且有情有意;再者,即使用了下策得到宝扇用完后还是物归原主的呀!确实,一个“借”字用得巧,用得妙,可与王安石的“绿”字媲美!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1134.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