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大 中 小
|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营造民主的的课堂氛围呢?
一、让甜美的微笑装点你的面容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 在教学过程,教师还可以用微笑来代替语言。比如,对于发言较好的同学,微笑是对他的赞赏;对于想发言而又不敢说的同学,微笑是对他的鼓励;对于发言不够好的同学,微笑是对他的安慰。
二、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新课改,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成了组织者、促进者,如果师生关系还不加以改善,将大大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 自尊心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非常可贵的,但也是非常脆弱的,它就像一张白纸,一旦你捅破了它,他就会“破罐子破摔”。所以,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同学们面前的形象。 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对待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 学生大多非常敏感,教师是否真的爱他们,他们一眼都看得出来。所以,要想和学生搞好关系,光靠表面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蹲下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做朋友。除了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多关爱他们,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这样,他们就会放心大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我班有这样一位学生,常常在周记中流露出自卑、自厌。我就一次次地和他谈心,帮助他认识自己,让他看到自身的优点。课堂上,多关注他,多鼓励他;生活中,多对他问寒问暖。让他感到在老师的心目中,他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时刻都在关爱他。慢慢地,他开朗多了,课堂上举手发言也多了,成绩也提高了。 另外,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噤若寒蝉,哪还敢畅所欲言,平等对话呢?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0814.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