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新课堂下的新矛盾(一)
感性与理性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新课堂应该着重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一) 感性和理性
感性——意味着生存方式的直观、形象和生动,它是一个千姿百态、色彩丰富、五光十色的世界;它意味着生存的独立性,(即主体性);同时感性教育还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能力;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基于此,所以感性教育是一种以直观形象为基础,具有个性化、情感化,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
语文教学呼唤感性教育,为什么要呼唤?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语文教学长期笼罩着理性说教的阴影时,好端端的一篇《再见了,亲人》学生学过之后,只记住老师贴在上面的一个“国际主义”标签;学了《刘胡兰》只记了一个“视死如归”;一句生活中很平常的话:“妈妈叫我到里屋拿一个苹果给小朋友吃”,老师用语法分析了半天,学生却是一脸茫然。
在理性充斥的课堂上,老师会把精美的语言、文章看作是手术台上的尸体,拿着冷冰冰的刀子,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一部分一部分地支解、解剖,然后对学生说:看,这是心、这是肝……把一篇篇有生命力的文章解剖掉了,活生生的孩子们的思维也变得支离破碎。
语文教学一直受批评最多,前两年更有激烈言辞。对此,众多语文教师也因惑不堪:语文教学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指出: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位教师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部分内容,迥然各异的教学设计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现着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发人深思,实录如下:
【例一】
师:请同学们自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部分内容,用自已熟悉的、喜欢的并富有创造性的形式,设计一个板书。
(学生自读感悟,板书设计。几分钟后展示、交流、评价板书。)
生:我设计的是大括号式板书。
在急驶的时候:拐弯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在拥挤的时候:挤进挤出
在极险极窄的地方:穿过去
生:我设计的是表格式的。
总 起 句
在 什 么 情 况 下
怎 样 驾 驶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在急驶的时候
能够拐弯
在拥挤的时候
挤进挤出
极险极窄的地方
穿过去
生:我的板书也是表格式的,不过样子与刚才同学展示的不一样。
生:我的板书很漂亮,梅花型的,你瞧——
生:我的是棱形的……我的是由几种图形组合在一起的……
【例二】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船夫,你将怎样介绍、推销自我,让游客为你的演说怦然心动,乐意上你的小船。想当游客坐小船的有没有?(部分学生举手)作为游客,你打算怎样去打探情况,与船夫对话?
船夫1:我十五岁,子承父业。我的驾驶技术特别高,在行船快而多的河道上总能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坐上我的小船,能快速到达目的地,节省您宝贵的时间。
游客1:我晕船,一坐船就想吐,你有什么办法吗?
船夫1:那不用担心,我的船虽快,但很稳,如履平地。再说,船上配有晕车药,中药制作,无副作用。要是真晕了,吃一片就灵。
船夫2:游客们,您若想享受,请上我的小船。我的船与众不同,内设雅座,按有空调,配上轻音乐;皮座垫软而有弹性,背装多功能按摩器。乘我的小船,定会让您感到轻松、愉悦,享乐无穷。
游客2:坐你的船很贵吗?你能为我们做免费导游?
船夫2:我的船装璜考究,乘坐舒适,但价钱比一般的便宜,许多游客都认准上我的船。这位兄弟问得很有意思,免费导游?告诉您,我毕业于导游学院,对做导游情有独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只要你们开心、满意,免费就免费吧!
船夫3:我驾驶很安全。在急驶时,能从容拐弯;拥挤时,能灵活地挤进挤出;在看起来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快速地穿过去,便捷、安全、可靠。坐我的小船,好似给自已买了保险。游客们,请你们把安全带回家。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游客3:我们这儿有几位心脏病患者,一旦在行驶途中发作,你能解决吗?
船夫3:这不难,我学过医,精通医学。再说,附近的各大医院我都熟悉,一旦有变,我能即刻送他们上医院急诊。
例1不失为一个匠心独运的片断设计。学生自主,多元探究,在整课教学中是一个亮点,被许多教师仿教。学生通过自列提纲,理清了段落层次,明白了组句成段的规律,也感悟了语言,这个教例太好了。但有人对他提出了批判,认为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抽象、概括、提炼,条分缕析,说这是“唯理性教学模式”纵横课堂的表现,它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
有关人士认为,例2教师创设生动的情景,在非常有气氛、有情趣、形象化的过程中展开教学。学生充分调用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借助文本语言,在自然的、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言语交际中感悟言语,体验感情,奔涌“精神”。
如果说,例1是理性充斥的课堂,失落语言,流失人文。那么,例2弃离了这份悖理,代之的是展示以感性为基础的鲜活的、灵动的言语交流情景,在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活了,语言活了,学生活了,课堂因此而充满活力,但如若将这两者合二为一,那岂不是更完美吗?
因此,我以为语文教学既要有感性的形象和情感,张扬个性;又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思维,建构规律。只有感性没有理性的课堂是不深刻的;只有理性丢弃感性的课堂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感性和理性的的有机融合。
(312300)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 郑百苗(0575)2833383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