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软设计”:让精彩随机生成——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调控策略例谈

“软设计”:让精彩随机生成——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调控策略例谈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海涅语),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全盘授与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最缺乏的就是从鲜活的学情出发,作随机推进的弹性机制。曾有资深研究者精辟指出:“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他们之所以不写细节,是因为这将由课堂教学活动时学生的行为决定。”

由于“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也必须相应地落实“软设计”操作。这就是说,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全面充分地预测学情,有意寻找学习矛盾,留出时间当堂处理,让教学进程随机渗透、现场生成。那么,怎样落实“软设计”策略?

一、关注学情:一切为了学生 

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合作推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拘泥于一一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遇流失。

一堂市级语文观摩课将近尾声时,教师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听写词语,一个学生把“缠绕”的“缠”少写了一点,而又将“绕”多加了一点,两个字都错了。听课教师都期待着执教者如何处理。只听见教师说:“这个词的确难写,再想想那一点应该在哪儿?”不一会儿,这位学生很有信心地一添一擦,写正确了(铃声已响起)。教师又对刚才听写出错的那位同学说:“你再带领大家把这个词语书空一下吧!”于是,全班学生又进行了一次集体的书空练习方才下课。

上述教例表明,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学情,才能机智地应变和扎实地上课。此外,教师那种宁让课堂片刻延时,而决不追求表面繁荣的务实教风也同样令人瞩目。特级教师支玉恒曾多次提到:“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总是关注教案,而要关注学生,方能做到见机行事、随时调控、舒卷有余。”

二、灵活运作:注重现场调整

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随时都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圆满”完成预定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何谈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特级教师于永正应邀在某地教《燕子》一课时,是这样解题开讲的——

师:我知道咱们班上有几位女同学名字中有“燕”字。(学生在底下高兴地报出了名字)大家知道她们为何用“燕”作名字吗?

生:我想是因为燕子很美丽。

生:因为燕子非常活泼可爱。

生: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也是人类的朋友,大家都很喜欢燕子。

师:由此可见,人们非常喜欢燕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看看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说到底,教学设计毕竟只是教师在课前的一种单向预测与规划,无法绝对符合实际进展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施教时切不可墨守成规,而必须灵活自如地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许多名师常能在随意之中显现匠心,既使师生水乳交融,也令课堂情意浓浓。

三、以学定教:紧抓瞬间机遇

“实践出真知”。一些教师常会因在课堂上有一两处信手拈来般的妙举而在课后仍兴奋不已,也有一些教师会因执教当时没能把握住机遇而事后叹惜。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注重品味得失、总结教训,不断提升“课感”素养。请看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五彩池》后写的一则反思型的教后感——

课堂交流时,一位学生问:“五彩池里能否游泳?”当时我想“这不是有意捣乱吗?”也就装作没有听见,只是含糊着过去了。其实,这个学生的提问虽出于其天生的好奇心,但却颇具探究价值。如果顺势让他们展开思索,或许将大有收获。因为五彩池里能否游泳,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池水深浅如何,二是池水是否干净,三是池中有无危险。而这些内容,在课文或明或暗都可以找到相关材料信息,可惜课堂上未能再次让学生展开研读。

品味得失的最佳方法是评课和写课。评课包括自评和他评,而写课就是在评课以后再用教后感的形式记下来,便于今后不断回顾和反思。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在自评基础上用写课形式领悟到“软设计”策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敢于应变:追求随机生成

教《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一名学生提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小学生不准玩火,为什么课文中的同学可以烧枯树叶?”面对这一“节外生枝”,执教者似乎成竹在胸,她说:“书上的小同学们烧树叶真是玩火吗?请大家找出依据来谈谈。”学生兴致勃勃地再次研读、思索,一会儿就纷纷发言:

——“我认为不是玩火,书上写‘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在草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如果不烧掉树叶,校园太脏了。”

——“他们烧树叶是有计划进行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安全劳动。课文中说他们先把树叶扫拢,集中在墙脚下,然后再点着火。”

——“小作者他们很爱皂荚树,他们烧树叶绝不是玩火图高兴。把树叶烧成灰还可以作为花草肥料,如果当垃圾搬出去,就太可惜了。”

…………

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生成性特点,如果教师悉心演绎细密教程,回避学生多元感悟,则必将导致课堂异化为“教案剧”的表演舞台。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状况即使在一些上层次的“观摩课”、“研究课”中也时有所见,令人忧虑。而上述教例中,教师面对课堂“意外”时不“堵”不“绕”,反而以此为契机,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这种随机而发的教学机智和当堂生成的教学进程,怎能不成为令人关注且值得吸纳的亮点?

* * * * * * * * *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其实,课堂设计也如同作画一样,要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留主干、去枝叶,删繁就简,以少胜多。这也启发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锤炼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以便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可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灵活自如地展现出一片诗意般的精彩!(2250字)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街道宾舍小学       叶刚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0710.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