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全新的理念 鲜活的课堂

今冬暖如阳春,听了我校几位语文教师的赛课,我又一次如沐春风。是啊,在新课程实施第三年的今天,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行为也变得更加成熟、理智。
  一、 优化的教师语言。
  案例1
  在《掌声》的课堂上,学生对有关掌声的句子读得不够到位,于是教师让学生闭眼想象,配乐旁白:
  师:(伴随音乐,语言渲染)就在四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英子带着红红的眼睛,低着头,一摇一晃地,艰难地朝讲台前挪动。整个教室顷刻间显得异常安静,静得似乎可以听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这不足十米的距离,此刻对英子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要长。一秒……两秒……五秒……十秒……四十秒……
终于,英子终于站定了……
  师:……你看到了吗?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英子眼睛里噙着的泪水。
  生2:我看到了英子走路时一瘸一拐的样子,她的心里特别难受。
  ……
                                  --史剑波《掌声》
  案例2
  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1至9小节时,教师是这样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的。
  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遥远的历史王国,来到了富丽堂皇的王宫,来到了御厨……请自由大声地朗读1-9吧,读出你对陶罐、铁罐的理解,一会我们来给它们画画像。
  生:极有兴致地大声地朗读起来。
                                 --胡萍《陶罐和铁罐》

  反思:语文阅读课,是艺术的课,是情感的课。一节好的的语文课,一个受欢迎的语文老师,很在程度上取决于他在课堂上的语言是否艺术与情感。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而又富有启发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迫不急待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学生容易被熏陶感染,从而诱发他们心灵深处的需要,与教师、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两位老师深谙此理,适时通过语言渲染,引发学生对英子处境的设身处地的理解,把学生带入遥远的王国,带入对话的情境。周一贯老师曾这样说:"教者运用恰当的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到潜意识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期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因此,优化语堂教学语言,不能不成为我们的孜孜追求。
   二、 丰富的语文实践
  案例3
  在潜心会文《在大熊猫的故乡》时,老师让学生以考察员的身份,用最喜欢的方式用心读,一边读一边划出最感兴趣的内容,并出示一张考察表:
   大熊猫科学考察记录表
  习性
  环境
  生活条件
  样子
  其他
  之后,学生以"我考察的是什么"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师则相机对每一部分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补充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课件的欣赏中加深感受。课堂气氛民主而热烈。最后,一个"考察报告会"掀起课堂高潮。
  大熊猫科学考察成果报告
  1、用自己的话介绍
  2、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3、背诵精彩段落
  4、作诗
  5、画图
  6、写宣传标语
  7、创作公益广告
                  -
                               -吕霞《在大熊猫的故乡》
   案例4 
  在充分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后,教师创设一个练读的氛围:
  师:瞧,这时候,国王御橱里的锅、碗、筷子听到铁罐这样的奚落陶罐,它们都忍不住了,纷纷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铁锅大哥第一个站出来说……
  生:"铁罐,你也太骄傲了,你怎么能这样对陶罐说话呢!"
  师:筷子也站起来说……
  生:"铁罐大哥,做人还是谦虚点好啊,你这样的我们可不愿意和你做朋友!"
  师:盘子小妹有点着急了,它说道……
  生:"铁罐大哥,你也太傲慢了呀,知道你和陶罐一样都是盛东西的啊,你看它装的就不你少啊,你干吗这样  对它呢!……"
  师:盘子妹妹还没有说完,站一旁的小叉子也跟着着急的说……
  生:"是啊,你太没有礼貌了,我可不愿和你在一起!"
  师:小叉子就是这样的性格,连角落里的胡椒粉也要说两句……
  生:"铁罐子,还是学学陶罐谦虚点吧,大家友好相处不是很好吗?想想你自己就没有缺点吗?你这样的奚落陶罐实在太不应该了!"
  师:是啊,它身旁的油瓶抢过来说……
生"铁罐,你应该向陶罐道歉!"

                               --胡萍《陶罐和铁罐》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去实践,去获取,去摸索,在一次次亲身体验中,激发学生更高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大熊猫的故乡》一文的执教者在课堂上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倾听着学生的汇报,欣赏着学生的展示,参与着学生的交流过程,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与展示,充分体现教师对个体的尊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主动、互动地进行平等对话,语文课堂成了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园。《陶罐和铁罐》的执教者则有着强烈的"实践"意识,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其在身临其境的的角色扮演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强化语文实践,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自主摸索,形成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 强调的课程意识
  案例5
  官正华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给我们很深的震撼。精彩之处很多,我想从他的课程意识说开吧。在学生较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后,学习课文最后一节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母亲还来不及挥手,就离去了;母亲还来不及带我去看菊花,就离去了;母亲还来不及看我微笑面对生活,就离去了。又是一年秋天……(师范读最后一小节,放课件,音乐《爱的罗曼史》吉他曲,播放菊花图)
  同学们,作者懂得了母亲没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你们懂得了吗?懂了什么?母亲为什么要求我去看菊花?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
  1、"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冬夜杂咏·秋菊》)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
  3、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 (宋代《全芳备祖》)
  菊花,自古以来都被称为"花中隐士"、"花中战士",共产党领导人陈毅在《冬夜杂咏·秋菊》中这样写到"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朝诗人元稹也写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都表现了菊花卓尔不群、坚强不屈的高贵品格。菊花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宋代《全芳备祖》中记载: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
  师:通过老师刚才的介绍,现在你对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生:自由交流
  师:是的,母亲希望我能像秋菊那样热爱生命:当挫折出现,我们要挺直腰;当厄运降临,我们要昂起头;当痛苦来临,我们要展开花一样的笑容,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作者终于在一片灿烂的菊花中理解了母亲最后要说的话,这是母亲用生命书写的最后篇章。让我们同作者一起收获这片希望吧!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作者在母亲的鼓励下,是否走出声后的阴影呢?
  出示课件:史铁生于1972年双腿瘫痪,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小说外,还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散文作品,今年来又出版了《病隙碎笔》等作品,均引起了较大反响。
  师:史铁生在母亲的鼓励下,摁扣副了病痛的折磨,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克服的命运的压力,终于走出了人生最灰暗的时期,推着轮椅迈进了成功的大门,成为一名知名作家。也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位伟大的母亲,就不能成就今天的史铁生,让我们再次沿着作者记忆的脚步,一起缅怀这位另人敬佩的母亲吧!
  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一次次热泪盈眶,我也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她为我做的一切牺牲。其实每个母亲都是这样无私和伟大,下面让我们在满文军的歌声中共同回忆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吧!
  生:欣赏MTV《懂你》。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双眼饱含泪水,我想你们的心弦一定也和老师一样,被文中、画面中的母子情深所打动,你是不是有许多感受想表达?现在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整理整理思绪,你想对作者、想对作者的母亲、想对你的同学、你的家人、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生:思考、交流。
  师:听了大家的感受,老师的心弦一次又一次的被拨动,我也有一些感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课件:
   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鲜明的课程意识拒斥"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地表现在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官老师具备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一个引子,一个案例,整合了各种有利资料进行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有关于菊花的诗句、记载,有史铁生的生平事迹,有动人心弦的《懂你》,有老师赠予的人生格言,使学生在引进的信息中更深地触摸到文章的灵魂,感受到母亲的用心良苦,母爱的博大深沉。
  并不是说老师们的课完美无缺,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着这样的追求,有着这样的理念,就是充满生命力的,毕竟我们还年轻。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pepxiaoyu.cn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0667.html

分享按钮

全新的理念 鲜活的课堂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