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学习都有一个相对客观、科学的规律,依据这一规律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效率的关键。
经过低、中年级对字、词、句、段的局部强化感知,高年级学生对文章局部把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一升入初中,则必须具备整体的独立学习文章的能力。因此,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关键时机,教学中借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经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投入,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具有科学性的有一定定势的学习过程。
对一篇课文、一个重点学习内容,具有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模糊的。某个教师在对一个学生群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高年级这一阶段,必须有一个教与学的一定的定势,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在相对科学的定势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优化、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需要一定的模式,只有在合乎规律的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意识才得以增强,自主方法才得以优化,自主能力才得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才得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要依托,是一篇篇相对完整的课文,如何运用好这一个个“例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江苏孙正荣、李凤英老师认为相对稳定的模式应有如下几方面的操作过程。
1.课前整体预习,自主尝试
预习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浅层次感知的时间,又是学生自主尝试学习的过程,其内容可概括为读、画、思、列,作为学习每篇课文的自主预习习惯过程。
①读:提倡教师范读一遍,给学生以一个整体的美的感受,避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误导,消除对新内容的倾向性偏差,给予学生一个基调;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②画:读中将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
③思:查阅字典和有关材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全篇课文尝试解决。
④列:将无法彻底解决的字、词、句、段、篇方面的疑点罗列出来。可在书中标,也可在纸上写,还可在心中设疑。联系课题、开头、结尾,初步列出文章的层次、结构、主要内容。
2.课堂贯穿“三点”,自主操作
在师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可理解为对“疑点”的解决过程、对“重点”的消化过程,对“学点”的掌握过程。教师抓住“三点”整体操作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围绕“三点”自主加入各个操作过程。
疑点:即预习中罗列出来的无法彻底解决的内容、问题,再适当增添教师根据需要设置的疑难问题。
重点:一是文章所固有的重点词句段落、主旨;二是本单元、本阶段的重点训练项目。前者以学生的反馈为来源,后者为教师的有意识安排。
学点:一方面是学生与自身的知识、能力、学习水平相适应的字词、表述、描写、结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本篇文章所规定的必须牢固掌握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技能。在各课时安排的训练环节中,通过学生的反馈揭示收获,巩固练习,并延伸到课外加以运用。
(1)“三点”学习过程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矛盾。“疑点、重点、学点”只能是模糊的先后安排,不能理解为必然的前后程序。要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文章的自身特点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三点”往往是互相交叉、互相协调、互相联系的,应将这“三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主导作用体现与主体地位确立的矛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原则、方向,但有赖于教师的整体调控、主导,要注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起始阶段的整体教学中主导为主、部分教学中主体为主,逐步发展为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动体现。
(3)面向全体与尊重个体的矛盾。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篇课文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疑点、重点、难点”,课堂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我们既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抓住带普遍性的问题,发挥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又不要忽视现实学习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教育、互相提醒、互相提高的关系。当然对个别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特好或特差的学生进行课外“开小灶”也是不可缺少的。
3.课外能动延伸,自主安排
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二是学生自认为需要学习的内容,当然也有个别家长会布置作业。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布置机械抄写、背读等被动作业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局面依然存在,这当然不符合自主教学的规则。我认为语文教学课外延伸应重视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抓住课堂学习中的“学点”,经过课堂的初步训练,让学生在课外能动地进行巩固练习。最理想的方法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家庭、学生群体在生活中运用,联系学生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现实生活的品味、理想生活的向往加以运用,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课外对课文整体进行回味,简要复述,向他人形象表述的习惯。
其次,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依托教师一贯的教学习惯、预习课文的要求,自主预习。
以上两方面的课外学习时间安排上应相对平衡,偏重于第一项则会出现负担过重,被动作业现象难以消除。偏重于后一项则不易于知识、技能的牢固掌握。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