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浅谈课外阅读与人才培养

浅谈课外阅读与人才培养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适应未来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需求,新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为了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只有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才能使其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才能早日成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正确处理“课内得法”与“课外受益”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一旦对语文阅读这一科目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故学生要得法于课内,须激发学习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努力变抽象为形象、变无声为有声,变静为动,以引起学生观察、想象,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提高了整节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兴趣阅读的良好行为。

  如教学《鲸》一课时,借助于光盘,展示了欢乐的“海洋乐园”举行的冲浪活动,而“鲸”被拒之“门”外纳闷。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那无边的海洋,美妙的情境,使学生们与作者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形、声、色”信息。

  2、适时引导,培养阅读能力。

  随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绝不限于书本和课堂,而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教学中,我们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时选择最恰当的方式,使学生学得活,获取丰富知识。

  如:《学记》里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又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教学中我就是把握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让孩子们在喜欢阅读时得以引导。这样,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又如:在课内我教会了他们精读、略读、浏览后就鼓励学生剪报、编报,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在剪报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读物,经常这样做,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阅读能力;还丰富了课余生活。学生阅读量大增,他们从阅读中获得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产生了满足感,从而转化为进一步的阅读的动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剪报、编报,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课堂上只要学生获得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我就尽量让学生来讲解。同时还利用队会鼓励学生交流听阅读到的信息、知识。这样学生在交流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课外知识,激发了他们更自觉地通过阅读来积累词语、积累知识。反之,无量的课外阅读又拓宽了学生交流的内容。阅读实践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快了,阅读范围广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习惯也日惭形成,学生知识面扩大了,写作素材也丰富了。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二、正确处理“课外阅读”与“个性健康发展”的关系

  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的语文教育正追赶时代,正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1、择书,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如今儿童读物的内容,五彩纷呈,瑕瑜互见。读物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比实际生活更为绚丽多姿的世界,有文字的,有画面的;有静态的、有动态的;有生活常识的,有科学知识的,也有文化娱乐的;可谓应有尽有。由于读物的制作与出版、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低质的、电子的以及网络上有的读物内容还不堪入目,其中色情暴力成分很多,这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在课外读物铺天盖地的情形下,健康的阅读情趣是学生课外阅读中追求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境界的关键。这时我们既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加强了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指导,即选择现实生活中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指点他们利用休闲时光读书。即既要读古代的作品又要读现代的作品,既要了解民族的文化又要了解外国的文化,既要接触高雅的文化又要接触通俗的文化。还有我们想让学生学一些系统的知识,就要让学生读一读相关的书。比如,要想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就要读一读《上下五千年》之类的书;要想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就要读关于科普读物、科幻小说;要想了解英雄人物,就要推荐些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想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看《儿童百科全书》以及世界各国有名的文艺书籍……书籍可以随时为人们提供服务。你可以从从容容地在作者所创造的那个艺术境界中任意遨游。这就正如凯勃斯所说,书是随时在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顾问的次数。

  2、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为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我既重教书,又重读书。与书为友,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以身示范。所以,我不但读经典作品,还接触不少的少儿的报刊、图书,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这样伴学生起步,让人人成功起步。

  学生情感方面的学习主要靠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我极力引导学生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书籍,促使学生们世界观的形成。如:学生们只有读了《江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地的儿子》这些书,才能掌握做人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比较和衡量自己,回答“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而生活”这一类问题;从而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在生活道路上要以英物人物为榜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实践证明书给学生们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当他们与好书交了朋友,就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他们面前就会展现出一个没有止境的世界。

  三、正确处理“课外阅读”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1、课外阅读,促减负、增智力

  读书多的学生,课堂上学到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能够被他纳入从各种书籍中吸取来的知识体系中,课堂所教的科学知识就对他产生特殊吸引力,因而完成了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课外书读得越多,掌握知识就越容易,用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就越少。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文化修养也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学生说,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你就要坚持天天读课外书,它将成为你学习功课的智力背景。实践证明,这个背景越广阔,学习就会越轻松,每天你读得越多,能主动掌握的学习时间就越多,智力积极性就越高。反之,那些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而且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失去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因此,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

  2、加强阅读,培养创造性思维

  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拓展性阅读的方式,学生不仅阅读语文学科课本,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读物;不仅读文学类读物,还阅读非文字类读物;不仅阅读优质读物,还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不仅在课内活动中增加阅读量,还拓展到课外由学生自由选择读物阅读。采取拓展性阅读,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大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由课内获取知识、领悟方法、形成能力,迁移到课外加以运用,探索在课外阅读发现的新问题。

  如:在课外阅读中给学生推荐一些介绍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或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科学奥秘的读物,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兴趣。支持有个性的独立阅读,鼓励有创见的阅读,对所读内容分组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又如: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遨游的广阔天地。因为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阅读材料,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而我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声像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学生能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内容,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他们能够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大量的声像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效率,煅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声像结合的阅读过程给了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教学活动,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把阅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和巩固,同时又使阅读教学的成果得以发展。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课外阅读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他们的知识积累;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加强了基础、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发展了个性,扎实地推进了素质的形成,培养了创新思维的人才,为今后参与文化经济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0495.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