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追寻·困惑·反思

追寻·困惑·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跨出师范学校的大门,迈进小学的校门;离开相伴三年的课桌椅,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合拢早已被翻烂了的《心理学》、《教育学》,打开似曾相识的《小学语文》;放下手中折了一半的纸鹤,拿起那杆闪着神圣光辉的银白色教鞭。转眼间,那个满怀豪情的女孩儿已在这三平方米的黑土地上耕耘了三个春秋。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而三年,在人生的旅途上又何尝只是一小段必经之路呢?三年的光阴是短暂的,它只是我人生奋斗的一个起点,更多的未来栋梁还在等着我去栽培,更多的祖国幼苗还在等着我去浇灌;三年的光阴又是漫长的,且不说初为人师的种种甜酸苦辣,单是这三年为人师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就足以让人咀嚼良久。

记得初上讲台时的年少轻狂,巴不得将十几年寒窗苦读所得的知识倾囊相授于学生。当然,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望着台下几十双迷惘的眼睛,我也曾心焦不已,更曾一度怨天尤人,却独独忽略了曾反复咀嚼过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时,有经验的前辈们及时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教刚上学的孩子知识,就犹如喂养婴儿,你能让刚出生的婴儿一顿吃上几大碗饭吗?那还不得把孩子活活撑死!”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对待这班孩子只能像喂养婴儿般地耐心、细心,任何过于他们能力所及的要求都只能是揠苗助长。于是,我便摆正了心态、找准了方向,一段时间过后,教学逐渐上了轨道,学生们也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两年前,我又接替了现在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当时,他们刚上三年级,在前任班主任的严厉管教下,学生们的课堂纪律是没话说的,只是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几节课观察下来,我发现课堂上能自觉举手发言的总是那两三个“尖子生”,而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充当听众而已。缺乏交流,怎能将老师所传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谈心的过程中,得知原来他们害怕答错了会招致同学的耻笑和老师的责骂,于是,我一边鼓励他们放下担心勇敢地举手发言,一边在课堂上多多为孩子们创造交流的机会,现在,我们班语文课的课堂气氛已经活跃了不少,但我深知,我并没有做得很好,因为我们班仍然还有五、六个后进生不肯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这几个孩子是我工作的不足,我必须继续努力,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让他们也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便是考试成绩!”曾几何时,这句话居然在我心中成了一条“真理”,直到有一天——那次的测验有一题:用“不但……而且……”造句。结果卷子一收上来,我的妈呀,居然清一色的“苹果不但大,而且甜。”难怪别人都说我们班的学生不灵活,原来居然死板到这种程度,我在一阵“大发雷霆”之后下令:明天全部给我重新造一句,不许再写苹果了!可是,盛怒之下的我并没有注意到孩子们的困惑与无助,直到第二天收上来一大堆的“梨子不但大而且甜。”“桃子不但大而且甜。”,还好,从一大堆“不但大而且甜”的“水果”中找出了一句“这首歌不但好听,而且还带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尽管出现了几个错别字,但实属难得一见的“珍品”。更令我刮目相看的是,造这句句子的竟是一个我平日里很少注意到的中等生。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这句句子,并在指出错别字之后对这位同学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还鼓励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开拓思路,在作文、造句的选材上能够有所创新。渐渐地,孩子们的造句不再千篇一律了,作文的选材也新颖、奇巧了很多。

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明白了: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做到考试不丢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而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不是“压”出来的,而是通过鼓励开发出来的。但有一点我仍然十分不解:为什么我一再鼓励学生创新,却仍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进步不十分明显?这个问题在这次的假期教师培训中找到了答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但我们也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具备创新能力。”这句话,的确应该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好好地斟酌斟酌了!

短短一周的暑期教师,不但犹如一面明镜照出了我三年为人师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使我对自己、对工作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更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今后的工作道路。对此,我将回报以加倍的热情和努力,积极进取,努力探索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道路。解放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我今后教学的短期目标;而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资禀赋,并有所针对地加以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展现出自己最为光彩的一面并用这光彩的一面将世界装扮地更加美丽可爱,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今后工作的长期目标。最后,我想借用古人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0441.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