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学论文 >> 浏览文章 
搜索:
宣判----一个教师的反思

宣判----一个教师的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2日  字体:

  

    “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成长起来,就一个个被宣判为坏孩子、笨孩子”

    ——《重塑生命》第170页(姜广平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2001年1月第1版)

    这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前几天才刚刚读到,现在它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台灯发出柔和的光。在记录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超越的同时,它也写下了对现行教育的拷问。上面写的便是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读后极为震惊。是的,“宣判”,这种宣判意味着什么?想着想着,不由得不寒而栗。家长和老师宣判的,极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细思这十余年来,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做过多少次这“宣判”的仲裁者呢?记不清楚了。我只知道我所教过的每一个孩子我都评判过,并且对每一个孩子都在心中做过这样的宣判。现在我还在做着这样的事。我给孩子们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笨、不懂事、品质不好、优秀……往往一届学生中,我所认可的优秀生不过几人,有时甚至是空缺!然后呢?他们按照我预先的评判平庸的发展着,最后几个或者十几个上了高中,大多数则回家种地去了。一直以来,我的评判几乎没有错过,我很为自己的眼光准而得意。
    但是我错了。
    我的眼光确实是准确的。我看清了他们现在的状态。但我没看清的是他们的潜力和未来。在潜意识中,我以为他们的未来和现在应该是一样的。确实,很多人的未来和现在是一致的。因为潜能做为一个变数,没有使生命更加绚丽。我看清了玉人雕像就是玉人雕像,所以它永远是一尊雕像。而皮格马利翁却使它活了。因为他将它看成一个活人。
    周婷婷的出色在于,周弘不但“萌发了要将女儿这个聋哑孩子培养成一个神童的念头”,更“坚信女儿就是一个天才”,“周婷婷应该成为一个天才”。因为周弘知道“家长应该对孩子要有一种信心,应该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然后是周婷婷在父亲的引导下成功的背完圆周率一千位时,“她终于第一次找到了自己是一个神童的感觉。”。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认为被教育者是神童、是天才时,未来是可想而知的,周弘父女共同完成了一个“东方神话”。但在当时,如果用现实的眼光去打量,周婷婷只不过是一个身有残疾的普通女孩而已。
    教育也许就是按心中的蓝图塑造人吧。
    我错在哪里呢?教师的心中没有蓝图。学生呢?教师冰冷的目光,“好心”的话语,同学嘲笑的耳语,试卷上红红的杠子……哪一个人的心中还敢认为自己是神童、是天才呢?他们只有畏缩与自卑。于是,教师、家长、分数、同学和学生自己,都一起宣判:你是一个平庸者。哪里还会有奇迹出现呢?就如书中所说:“有很多不可能的事,其实并不是不可能,而是我们没有去做,甚至连想都没有去想。有时候,人把自己想得太糟糕,对自己估计不足。”
    被宣判为“笨孩子、坏孩子”,被宣判为平庸者的人对事情、对未来是不会有激情的。而面对平庸者的人也是没有激情去指导这个天生的笨蛋的。于是,平庸便被定格,于是,平庸的预言便实现了。
    宣判——熄灭了每个人的激情,每个人的幻想。而只有激情和幻想才可能超越平庸。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眼中的学生,应该是我们心中想像的他未来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而学生眼中的自己,也应该是梦想中的未来的自己。这样,才能发掘潜能,点燃激情,绽放精彩。
    宣判,只能将学生成长的时间永远定格在现在。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jiaoxuelunwen_508_10344.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