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课堂实录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蓝色的树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诊断

《蓝色的树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诊断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9月10日  字体:

  

《蓝色的树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诊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件:我会读:风景   注意  盒子    桌

子   美术  削铅球  惹人喜爱   吞吞吐吐  皱着眉头

哪个小朋友来带读第一行词语?

生带读,师:小朋友读得真不错,小火车开起来。

二、朗读感悟课文。

师:上节课学习中,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看看林园园的哪些表现让小朋友不喜欢她。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想林园园的哪些表现让小朋友不喜

欢她,把那句话划出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位小朋友表现好,已经拿出笔来划了。

生1: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课件出示)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不喜欢?

生1:他不借。

师:因为不肯借,所以不喜欢。你觉得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生2:愿意

师:从哪个词看出?

生3:吞吞吐吐

师:谁来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4读。

师:你会用吞吞吐吐说句话吗?什么时候吞吞吐吐?

生1:我吞吞吐吐地说:“爸爸,我还没有玩好呢!

生2:我吞吞吐吐地说:“我不会洗碗。”

师:林园园的心情是不是跟刚才同学的心情一样?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想不想看看林园园画的树叶是怎么样的?(教师贴绿树叶图片)

生1:绿的

生2:绿绿的树叶,真美啊!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假如你就是李丽,看到这么美丽的绿树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1:我真羡慕。

生2:好漂亮。

生3:要是我也能画出这么美丽的绿树叶那该多好啊!

师:是啊,可惜你今天没带绿笔。你这时会怎么做呢?

生4:我想向同学借。

生5:李丽,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我保证不弄断你的铅笔。

师:课文中的李丽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你觉得李丽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生1:问话的语气。

师:那你读一读。(生读)

生2:很温柔的说。

师:那你温柔地借一借。

生读句子。

生3:很有礼貌地说。

师:那你来有礼貌地说一说。

生读句子,学生齐读。

师:我也想这样说一说,(对着一个学生说)请把你的语文书借我用用行吗? 

生(笑):行

师:笑眯眯的,请你也礼貌地试试。(伙伴间模拟借用学习用品。)

师:从小朋友笑眯眯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的请求得到了同意,是吗?你们都爽快地同意了,看来

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别人很乐意地答应你的请求,只因为——我们有礼貌了,

以后可得经常用哦!可是林园园呢?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那么等到林园园画完了,她是不是借李丽了呢?请同学们读读第3自然段。

生1: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课件出示)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林园园太小气了。

师:我们来猜猜:其实林园园心里在说什么?

生1:我不愿意借给她。

生2:我该怎么办呢?

生3:他把我的笔尖弄断了,我还要自己削,多麻烦呀!

师:那你把林园园的担心读出来。生读,齐读。

师:李丽听了之后说什么?请你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李丽是怎么样的语气跟她借的?

生1:礼貌的。

师;你来礼貌地借一借。

生2:着急的。

师:那你着急地说一说。

齐读这句话。

……

师:请三个学生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我们来体会李丽的着急,林园园的小气。

师:读得有点小问题,不过没关系,我们等下再读。林园园到底借到了没有?请你读第四自然段,

你找到了哪句话,你不喜欢林园园?

生: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不要削。

师:担心什么?

生:担心断,用得多。

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她不愿意?林园园说了几个不要?她在担心什么?

生:不要用力,是担心李丽弄断了;不要画得太多,是担心李丽把铅笔用完了。

师:总而言之,就是……

生:林园园不愿意借。

师:你觉得怎么读?

生:很不情愿。齐读这句话。

师:你还从什么地方不喜欢林园园? 你猜猜林园园这时会想什么?

生1: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她在想还要画那么多!

师:你猜到了林园园心里在想什么?还有谁要说?

生2: 她在想:本来她只画树叶我就借给她了,可是她还要画小草,会把我的铅笔用完的。

师:是啊,这么想着,林园园是怎么说的,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也可以看出她不肯借。

生:皱着眉头。

师:你来皱着眉头读一读,生读。

师:转过身来,看看她朗读时的表情,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皱着眉头读一读。

师:假如是你的话,别人这样说,你会怎么做?

生:我就不要了。

师:李丽拿了吗?

生:没有。

师:李丽不是没有借到,而是没有接,猜猜她在想什么?

生1:如果我借了她的绿铅笔……

生2:你不想借,我就不借了。

生3:我还是用自己的铅笔画好了。

师:李丽还是没有借到。我们一起合作来读第四自然段。男生读李丽的话,女生读林园园的话,老

师读作者的话。

分角色读课文。

师:最后李丽画好了吗?接下去读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李丽画了蓝树叶。

生2:林园园脸红了,后悔不应该不借绿铅笔。

师: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林园园的脸红了,她会怎么想?

生1:早知道借给她了。

生2:老师会批评她,我真后悔。

师:现在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她,因为她做错了能改正。

师:知错就改,是吗?不错。我们把林园园的后悔读出来。

生齐读。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要对林园园说吗?

生1: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师板书:知错就改)

生2:不能放弃要坚持。

生3:知道错就改是好学生。

……

师:谁来做林园园,听小朋友的话,你想怎么回答她的话?

生1:我知道错了,下次我一定会借给她的。

生2:我一定改正,以后同学有了困难,我要帮助他们。

三、小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李丽没有带绿铅笔,林园园不肯借,她只好画了蓝叶,后悔林园园

后悔了,她知道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希望小朋友以后也能这样做,同学之间有了困难能互相帮

助。这节课我们还学到一句有魔力的话,只要我们经常用它,就能使别人很乐意地帮助你。请翻到

作业本,写一写。

(课件出示)例:你把绿铅笔借我用一用,行吗?

(                    )吗?

例:现在你可以把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                        )吧!

学生写,师巡视。

师:写完了大声读一读。

课后反思:

有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其实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新颖与

深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你对教材挖掘的深浅上,也就是看你是否真正吃透了教材?这个“

挖掘”、“吃透”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课前需花大量的时间读

教材,读教材语段内在的联系,读教材背景,读教材中学生理解的难点和感兴趣的地方等。尤其是

研读教材,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思考,找到一个教学的切入点,因为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围绕一条主线展开教学。

这节课,我在一开课,便这样导入,“上节课学习中,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林园园的哪些表现让小朋友不喜欢她。”也就是告诉了学生

这节课,我们围绕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读课文,林园园的哪些表现让你不喜欢,找出这些句子

学一学。教学后反思这一主线的确定,确实不妥。当我们再读课文,会发现,这样教学,从一开始

便给学生这样的印象,林园园是不好,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找林园园的错,而不是把好的一面展示

给学生。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便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这样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同时,我们再读

课文,会发现文本内在的两条线,其一是,林园园前后说了四句话,虽然她一直在找借口想不借绿

铅笔,但她却一直没有开口直接说不借,这其实可以看出,林园园并不是不愿意借,而是她舍不得

借,又怕不借李丽会不高兴,她左右为难,心里是很矛盾的,但最后还是同意借了。所以,林园园的

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而她最终也是同意借铅笔,这点值得大家学习。但我在教学中以“看看林园园

的哪些表现让小朋友不喜欢她。”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那学生便体会不到林园园的矛盾,

以及她最终对李丽的帮助,学生已经先入为主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教师应该

引导学生从体会林园园矛盾的心情出发推及自己,从而指导学生自己的行为,使他们知道当别人有

困难的时候,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其二是,李丽也是一条线,她几次想借,都没有借到,最后自尊

心受挫,画了蓝色的树叶。这条线的教学可以穿插在学习体会林园园语句中完成。

总之,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应该深入研读教材,这样才能在课堂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学有所得,学有

所悟。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510_2362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