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朝阳
情景说明: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柳树与小枣树的对话,向学生展示了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揭示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她就挺起细腰,舞动长发,显示出迷人的风采。小枣树春天还是光秃秃的,树枝弯弯曲曲,但是到了秋天就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枣子,人们都兴高采烈地坐在她的身旁品尝她的果实,这是小枣树的长处,却是小柳树的短处。当小柳树准备迎接小枣树的嘲笑的时候,小枣树并没有嘲笑它的短处,而是夸赞它的长处,使小柳树深受教育。怎样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一个人的短处是这篇课文的立意所在。面对一个人我们应多夸别人的长处,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片断一:感悟生活,发散思维
(一)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小枣树和小柳树是什么样的。
出示课件,放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小枣树和小柳树吗?请你们说说小柳树什么地方美,小枣树什么地方美?
(图片一放出来,同学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一副急着想说的样子。)
生: 小柳树的枝条很美,就像长长的辫子,风一吹,它就跳起了辫子舞。
生:小柳树的叶子很美,绿绿的,尖尖的,放在嘴唇间还可以吹哨子呢!
生:柳条可以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很美。
生:秋天,小枣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特别美。
(问题分析: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首先让他们感悟生活、认知生活、表达生活,进行情感预热,发散思维。)
片断二:体会个性,对比感知
(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小柳树发芽长叶的过程,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生动优美。)
师:默读课文的第2、3、4自然段,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小柳树美丽的?用——把描写小柳树样子的句子画下来。学生画完后互相交流自己画的句子。
生: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生: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师:把这几个描写小柳树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你喜欢小柳树吗?为什么?
(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读这几个句子,读完抢着举手发言。)
生:我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就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生: 我也喜欢小柳树。因为阳光照在她的身上,树叶绿得发亮。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问题分析:通过动感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小柳树抽丝吐芽,柳条长长的垂下,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被感染着。他们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生动优美。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外表的美是小柳树的长处。)
师:小枣树长的怎样?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小枣树样子的句子。
生: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生: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师:“光秃秃”是什么意思?
生:“光秃秃”的意思就是说小枣树一片叶子也没长。
师:你们觉得小枣树美吗?
生:不美!
(问题分析:通过找描写小枣树的句子,让学生知道这是小枣树的短处,为体会文章的中心作铺垫。)
师:小柳树几次嘲笑小枣树?是怎样嘲笑小枣树的?请你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第一次嘲笑)
(有同学认为这位同学没有读出嘲笑的语气,要求自己读。他一副骄傲得意的表情,边读边做,逗的全班同学大笑。鼓掌!)
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第二次嘲笑)
(问题分析:学生通过找小柳树的语言,读小柳树的语言,体会小柳树不谦虚的个性。)
片断三:讨论交流,体会中心
师:秋天到了,小枣树结出又大又红的果实。想一想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会说些什么哪?
生:小枣树真棒!结出了这么多的枣子。
生: 小枣树你真好!让我们全家吃到了又脆又甜的枣。
生:太感谢你了,小枣树!虽然你长得不好看,但是你的贡 献很大!
(问题分析:让学生体会感知小枣树的长处,为体会文章的中心作铺垫。)
师:小柳树等着小枣树嘲笑她,小枣树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小枣树和小柳树说些什么?
生:小枣树多善良呀!她只说小柳树的长处,不说她的短处。
生:小枣树她怕伤害了小柳树的自尊心!
生:我们要向小枣树学习,多夸别人的长处,这样别人才愿意和你交朋友。
生:小柳树,你不好意思的笑了,说明你知道自己错了,我相信你一定会改正错误的!
师:你喜欢小枣树还是喜欢小柳树?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小枣树很谦虚。她只说别人的长处。不说别人的短处。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小枣树能让人们吃到又大又甜的枣。
生: 我既喜欢小枣树,也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枣树很谦虚,小柳树知错就改,所以我两个人都喜欢。
(问题分析: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人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
师: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你想一想我们在“识字4”中学习的哪一个成语,适合这一篇课文啊?
生: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师:是啊,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你能学小枣树,夸夸你熟悉的人吗?
生:南峥同学写字漂亮,听讲认真,我应该向他学习。
生:我妈妈讲卫生,每天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生:刘玉婷上课发言积极,朗读课文好,她是我的榜样。
(问题分析: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的人,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夸奖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本堂课中我努力遵循了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当学生读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时,我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小柳树怎么样?小枣树又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接着又让学生进行想象:假如你是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后又会怎么想?会对它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探究,随后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内容:你觉得小柳树和小枣树谁可爱?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
可以说,在这堂课中,我做到了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呵护学生独特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亮出了学生独特的个性。不过,在面向全体,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力求完美
沈家营小学 胡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