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本 体验真情实感——《窗前的气球》教学片段及反思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师:科利亚怎么了?
生:生病了,而且得的是传染病。
生:他一个人住在医院里,别人都不能来看他。
生:而且他也不能到外面去。
2、师:是啊,科利亚一个人住在医院里,没有人来看他,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真是太没意思了!
生:真希望有人来陪我说说话啊!
生:太孤单了!
3、师:你有过和科利亚相似的情况吗?
生:小时候,我因为肺炎住院了。住了一个星期,当时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
师:当时有人陪在你身边吗?
生:有,妈妈一直陪着我,还有爸爸也经常来看我。
师:噢,就算有亲人陪在你身边,还是觉得太闷了。
生:有一次,我发烧了,要挂两瓶盐水,在医院坐了好几个小时,我也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
师:和他有同样情况的同学还有吗?
“有。”许多同学回答。
师:说说你们当时的心情吧!
生:我不停地在说:“怎么还没滴完啊!”
生:我觉得无聊极了!
生:如果可以不过盐水就好了。
生:时间过的真慢啊,我都快闷死了!
生:早知道就该听妈妈的话,多穿衣服,就不会生病了。
师:你们当时都有人陪吗?
学生纷纷都说:“有。”
4、师:是啊,你们只不过是挂几个小时的盐水,还有亲人陪在你身边,都觉得太无聊,太没意思了,而科利亚呢?
生:他没有陪在他身边。
生:他可能也已经住了一个星期了。
生:他的心情一定糟透了。
生:他快要闷死了。
生:他还住在3楼,就更闷了。
师(惊喜地)问:哦?住在3楼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如果他住在一楼,透过窗户可能会看到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或者蝴蝶、小鸟,他的心情就会好一点。
生:对呀,也可能可以看到街道上的人和汽车,他就会觉得热闹一些。
生:还有同学和爸爸妈妈也可以站在窗户外面陪陪他,他就不会太寂寞了!
师:是啊,如果住在1楼该多好啊!可是,科利亚他住在3楼,他只能看到——(生:对面的房子和一角天空。)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多寂寞,多孤单啊!(指名读、齐读第2自然段)
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的心情,读得声情并茂。
教学反思:
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品节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而要想让学生顺利的进入课文情境,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的心情。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正是让学生边读边思,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并与课文中的人物“科利亚”的处境和心情进行比较后,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有了这一深厚的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怎能不声情并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