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读文,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爱学习和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点击课本,出示“雷锋图像”。
2.学生观看图像,谈一谈对雷锋的了解。
(1)介绍雷锋的生平。
(2)讲雷锋的一些生活轶事。。
(3)读雷锋的日记,师生共同交流感受,增加对雷锋的了解,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卡片上的字。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小节?
2.指名读,思考:寻找雷锋足迹,找了几次?
3.指名答。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初读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l.我知道雷锋叔叔的足迹在小溪边,在小路旁。
2.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过渡:下面我们就围绕“雷锋的足迹在哪里”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雷锋足迹到哪里的词句。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点击课本,创设情景,再现雷锋冒雨送孩子的场景。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所得。(学生首先应认识到前两节写的是小溪边泥泞的路上。通过抓、抱、冒、泥泞、脚窝,让学生了解雷锋冒雨送迷路孩子的事迹。)
(4)指导朗读。
①范读,指导学生读两次呼唤的语气轻重有所不同.要启发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②要引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内在情感的变化。第1节,要读出急切寻觅的情境和再三呼唤的深情。
(5)采用男女声对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按前两小节的学法学习第3、4小节。
(1)汇报学习情况:①指读第3、4小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节写的是小路上,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付出的艰辛和内心的愉悦。)②点击出课本,展现雷锋背大娘的情景。③抓词抓句谈理解。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
3.学习第5、6小节:
(1)指读第5、6小节。
(2)启发学生重点理解:温暖、终于、诚实、勤劳、爱学习、关心别人等词语。
①从“温暖”这个词让学生体会到雷锋精神温暖着每个人的心以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②“终于”说明我们渴望雷锋精神,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的美好心愿。四个“在一起”既为少年儿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雷锋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已继承、发扬。
(3)结合身边的实际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学校里、社会)
(4)指导朗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五)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课外查找出的有关雷锋的事迹和他们的感受。
(六)背诵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
2.请四人小组背。
3.指名背。
4.开火车背。
(七)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教学手记

在教学这一课中,由于学生生活在二十世纪的当代社会,离当时六十年代的社会环境很远,对雷锋也了解得少之甚少,于是就自己到网上亲自搜集了一些雷锋的相关资料,在自己对雷锋有了较多的认识之后,对他也产生了许多崇敬心理,于是就准备到课堂上让学生也能从中得到感染.在让学生了解到了雷锋的身世,又读了他写的日记,课堂上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渐渐地就把他们和雷锋拉近了距离,带进了课文的朗读情景之中.在读课文时也就作到了声情并茂了.

在识字时,让学生在认识新字的同时复习了旧字,"需"与以前学过的"须","瓣"与第2课刚刚学过的"辫",并且让他们组词加以区分,这样就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朗读理解的过程中,读到第四段雷锋背着大娘踏着荆棘,洒下汗滴的时候,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是什么导致了他在晶莹的露珠上洒下汗滴?于是学生有的说是因为背大娘很不方便,也很吃力,有的学生说可能是因为路途比较长.我又问,那么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的?然后,让他们读读第2段,解读同一个昨天代表了相同的一天也就提示了当时的天气与情境.通过课文的解读与挖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教材,理解课文中雷锋的为帮他人,不畏困难的可贵精神,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会独立思考.

http://www.jhyx.net/oblog312/user1/wangjing/archives/2006/549.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8463.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