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62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原创:《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东城区曙光小学 周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会认的9个生字,会写“胜、省、茂、盛”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情感渲染、移情等学习方法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词句,感悟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难点:抓住描写景物的有关词语,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融入感情朗读中。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环节目标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时间

(一)

复习回忆

『课件』

①     建筑、周围的建筑

仙境、童话中的仙境

②     隐隐约约

③    

朦胧—清晰

④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⑤你还记得日月潭在哪儿吗?

   日月潭在(  )国( )省( )附近的( )。

 

学生读

 

扩充自己积累中的AABB式词语。

知道反义词“朦胧—清晰”。

 

 

复习带有四字词的句子。

 

练习用一句来概括日月潭的位置。

3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

“为什么叫日月潭?”

『课件』

1.出示“潭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日潭……叫月潭。”

2.出示“因为……,所以叫日月潭。”请小伙伴们互相说一说。

3.指名用“因为……,所以叫日月潭。”说话。

4.师:让我们走进日月潭,欣赏那里的美丽风景吧!

 默读课文,画出令你感到很美打动了你的地方。

 画完之后,和你的伙伴读一读、说一说吧!

 

通读全文,搜寻相关信息

回答问题,

 

读一读

 

 

学生练习说

 

用“因为……,所以……”完整地回答问题

 

 

 

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说出打动的原因。

 

8

(三)

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相机处理:

 

预设:

1.“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有许多名胜古迹。”

2.“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3.“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4.“圆圆的……弯弯的……”

5.『课件』

“清晨,……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板书【清晨】

①带领学生品读词句,重点体会“飘”、“薄薄的”、“隐隐约约”。

②『课件』

问:假使我们乘着小舟在这轻纱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上飘来荡去,你们什么心情呀?会想些什么呢?

③再美美地读一读。

 6.『课件』“中午,……”

板书【中午】

①问:你都清晰地看见了什么?

②『课件』

相机引出日月潭周围建筑的资料。“文武庙”和“玄奘寺”

   坐落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圣孔子、及武圣关羽而得名的文武庙。那边青龙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为纪念唐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而建立的呢!

③师:台湾的日月潭不仅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而且那里还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再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7.『课件』“要是下起蒙蒙细雨,……” 板书【雨中】

①带领学生品读词句,重点体会“蒙蒙细雨” “童话中的仙境”等

②『课件』

问:假如我们在这蒙蒙细雨中观赏日月潭时,你会听到、看到、感受到什么?

(听到小雨沙沙、看到湖面上笼罩着轻纱似的雾气,闻到芳香的泥土气息,真像到了仙镜一样。)

③美美地读。

 

 

 

 

学生说体会、读

 

学生说体会、读

学生说体会、读

 

学生说体会、读

 

 

 

1、  从文本当中初步感受日月潭雾中的美。

 

 

2、  通过看图片移情深入感受雾中日月潭的美。

 

 

3、  感悟后再读。

 

 

1、通过联系上下文感受日月潭清晰后的美丽。

2、通过资料介绍升华学生情感,深入体会日月潭的美和文化底蕴。

 

 

 

 

 

 

 

3.感悟后再读。

 

 

 

 

 

1.通过理解文本初步感受日月潭雨天的美。

 

2.通过想象深入感受日月潭雨天的美。

 

 

 

 

 

3.学生想象着画面再读。

12

(四)

积累语言

拓展延伸

『课件』

1.配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补充其它时间段日月潭的美景。

师: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时候变化着自己的新装……

 

3.让我们用平时积累下来的好词佳句夸夸日月潭吧!

板书【风光秀丽】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日月潭其它时间段的美。

 

 

 

3、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3

(五)

学生畅谈

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日月潭只是台湾的一个景区啊,你还知道台湾的其它景点吗?

2.『课件』教师引资料,阿里山等。

阿里山云海白茫茫的一片,这是台湾特有的龙柏郁郁苍苍,台湾的蝴蝶馆珍藏着数以万计的蝴蝶标本,这是来自台湾的珍贵的白孔雀,相信同学们也品尝过来自台湾的水果吧!

台湾真不愧是祖国的宝岛呢!

3.那里也住着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呢,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

师: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祝福写下来,带到海峡的对岸去吗?

1.介绍自己通过资料了解的台湾景点。

 

 

2.边看边享受

 

 

 

 

 

 

 

 

 

 

3.畅所欲言,情感升华

 

 

 

3

(六)

写字指导

 

1.比较音近字“省、胜、盛”,组词。

2.比较“茂”、“盛” 异同点。

3.指导书写“茂”。

 

4.略指导“盛”

 

 

5.放手“胜”“省”

比较音近字

 

 

听老师说,看老师写,心里记。

自己认真书写田字格里的字。

评一评

书写

10

(七)

布置作业

 

回家写在彩纸上,折成千纸鹤,托来自台湾的潘德贵同学带给那边的小朋友,希望也带回台湾小朋友的祝福。

 

1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不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发现美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遵照课标的精神,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语句,和小伙伴读一读并且互相交流。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寻找到他们心中认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角度考虑,采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进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层层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层层深入。如品读“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感觉美,这种现象与学生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关。我想到只有采用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所以我借助课件通过让学生看图感受雾之薄,像隔着一层纱。之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假使我们乘着小舟在这轻纱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上飘来荡去,你们是什么心情呀?”通过移情让孩子获得心理愉悦进而体会日月潭这种朦胧的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着美丽的画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提高了。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读“中午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抓住 “建筑”一词,我相机补充图片资料,并伴随导语“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圣孔子、及武圣关羽而得名的文武庙。南边青龙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为纪念唐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而建立的呢!”这样一来,不仅让孩子了解到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进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同时体现了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三、拓展延伸,歌颂美

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在讲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后,我又进行了如下设计,教师边导语“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不同的时候变化着自己的新装……”,边出示微风吹拂下、夕阳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心中又荡起了圈圈涟漪,对美丽的日月潭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进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时,我发现孩子们已经被这美丽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势让孩子们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夸夸日月潭。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有的说“日月潭你什么时候都美啊!”有的说“日月潭景色宜人!”还有的说“日月潭风光秀丽!”孩子们的情感得以释放。

在朗读、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了解台湾的什么,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了一些,这时我也补充了台湾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产生了美好的向往。这时,老师导语“在台湾也住着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隔海相望,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再次得以释放。我们班正好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小朋友潘德贵,我利用这一条件,让孩子们知道台湾小朋友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地像一家人一样。此时情感价值态度观目标得以落实。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说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当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叫日月潭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没有及时鼓励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学生了。通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表扬他在课前查找了大量关于日月潭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会使其他学生的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从而使课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转载小学语文网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8431.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