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三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三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          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3、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做人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

“株”是什么?“待”又指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     确立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集体再讨论修订。

三、     课堂自学,整体感知。

1、          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4)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的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的理解。

(2)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3)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          激发学生情趣,初步感知课文。

观看《守株待兔》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倒”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

(2)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拣”)他还会想些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          第三自然段。

(1) 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 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他,会怎么劝他?

3、          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这个结果你觉得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     寓意揭示,总结扩展。

1、          讨论:《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获,要主动努力地去做。)

2、          “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得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讨论交流。

六、     布置作业。

1、          熟记生字词。

2、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3、          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小弟弟获小妹妹听。

 附: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捡野兔→坐等野兔→庄稼全完

                (不存侥幸心理)

 

教案点评:

教学分四个步骤:(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指导理解题意。(2)组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3)借助媒体,生动形象地描绘。(4)指导朗读,背诵寓言,理解寓意。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拓展,再次体会寓意。

范雅娟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8081.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