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十四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十四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张嘉瑜

教材简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明确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

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

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六单元以“观察的乐趣”为话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要求掌握的生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地朗读课文,体验观察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

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

学情分析:

就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课文的语言平实,

用词准确,学生一读就懂,可是真正要想象出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

,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架设与文本沟通的桥梁。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可是用

词不够准确,语句缺乏条理性。因此,帮助学生尝试将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口头表达或写话中,让学生通过想象,仿照课文,进行说话写

话的训练,也是这一课的重难点之一。

教学整体思路:

基于以上两点,我安排了2课时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创设情境,以和导游一起去游览黄山奇石为主线,将复习生字、回顾第一自然段内容、学

习课文第2-5自然段、感受黄山石的神奇、为黄山奇石起名字等活动融合于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声情并茂,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将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口

头表达或写话中。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神奇,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体验观察的乐趣,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会“怪,指,伸,狗,球,形,状,岩”8个生字。会认“秀,陡,峭,峰,胳,膊,蹲,臂,都”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都”。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4、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体验观察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6、尝试将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口头表达或写话中。

教学重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体验观察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3、尝试将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口头表达或写话中。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体验观察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3、尝试将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口头表达或写话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将乘坐快乐列车到美丽的黄山去旅游。出发前,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黄山?

(全班交流)

资料: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领略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

出示课题 指名读课题 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自渎生字 同位合作读生字,正音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要求会认:秀、陡、峭、峰、胳、膊、蹲、臂、多音字:都

指名读生字 齐读

开火车重点读:峰    多音字:都

男女生比赛读

要求学会:怪、指、伸、狗、球、、状、岩

指名读生字

开火车重点读:指、伸、形

齐读

3读词语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奇形怪状 

尤其 陡峭 胳膊 手臂 山峰 翻滚 啼叫

请小老师领读 齐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个自然段

师评 生生互评  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通过了生字关、词语关、通顺谷,咱们终于来到了黄山脚下。

谁想来当小导游,介绍一下黄山?

A 这么多同学都想来介绍啊,这样吧,咱们都来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B看来啊,大家还没有准备好,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为我们介绍了黄山风景区,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范读)

听了你的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这段了,可以吗?

谁来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

我朗读课文的时候,有个诀窍,一边读一边想象着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这样就能把课文读好。

指名读

评价:秀丽神奇

能说说你读到这里想到了什么?

黄山的景色很美,山上岩石奇形怪状,非常奇妙。

这样秀丽神奇的景色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使得黄山风景区不仅在国内很有名,在国外也很有名,这就叫做——

闻名中外

尤其,可以换成什么? 特别

让我们一起来当小导游,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四学写生字

初识要求学会的字

指名认读 正音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全班交流

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

当小老师提醒重点笔画

老师范写“形”(左右结构 左宽右窄)

学生描红书写

提醒写字姿势

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第二课时

课前游戏 演唱《火车开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咱们坐着小火车,来到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这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今天,咱们不看黄山的奇松、云海、温泉,咱们单看——黄山奇石。

(齐读课题)

在课题的“奇”字下面做记号。《黄山奇石》

                                 ▲

再读一遍课题——《黄山奇石》

这些石头奇在哪儿呢?想不想去看看?

那还等什么?咱们现在就出发!

二、创设情境 感悟黄山奇石的神奇之处。

1、先来大声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找找咱们今天将要看到哪几块黄山奇石?

(自由朗读课文)

你发现了什么奇石?赶快大声告诉大家。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提示学生。)

(指名说)

相机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游客们,今天咱们将要看到的黄山奇石有:引导学生一起来说。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这些都是黄山奇石的名字,所以我给它们加上了“   ”

教师再读一遍(慢   作记号猴子观海  金鸡叫天都)教师注意自己说话的重音

                             ▲        ▲

2、这些奇石,光是听听名字,就觉得神奇。想不想走近看看它们究竟奇在哪儿?就让我们细细地来读读,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想一想这些

黄山奇石,奇在哪儿?一边读一遍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记号。

(默读课文 找重点词句)

(巡视学生 选择两个离得比较近的学生指导他们找关键词句。

指导划句子:你是从这段话感受到石头的神奇的,你就可以用横线把这个句子划下来。当你再读这一段话的时候,这个地方就能引起你的注意

指导划词语: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石头的神奇,请你在下面打●,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行的。

指导全班:同学们,稍停一下,我发现这两位同学非常会读书。这位同学在他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划上了——。这一位同学不仅划了——而且

在关键词语下面作了记号。他们都很会读书,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和自己的方式去读书。

3、游客们,你最想了解哪一块黄山奇石,就把介绍它的那个自然段多读几遍,把你感受到的神奇之处读出来。

   ( 自由朗读课文)

4、哪位游客想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最感兴趣的奇石呢?

▲                仙桃石

指名读——交流感受——再读——评价——齐读 

你从这一段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的神奇?

(交流感受)

相机板书:飞  落

方式一:(如果学生说出了“飞”字或“落”字)

一个“飞”字,一个“落”字,这些关键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岩石的神奇。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再读)

方式二: (如果学生找出了“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

看着远处这巨大的仙桃石,你感觉它从哪儿来?

(如果学生不会说或者仅仅说出从天上飞下来)

看过《西游记》没有?这个大桃子也许是齐天大圣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摘的,落在了凡间。

多么神奇的仙桃石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                猴子观海

指名读——理解关键词语(画图、表演、交流)——感受神奇——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游客们,快看!前面有一座山峰。

相机画出简笔画(陡峭的山峰 云朵)你看到这座山峰,有什么感受?

又高又直,书上用了一个词——陡峭

板书“陡峭”,齐读“陡峭”。形容山又高又直我们就可以说“陡峭”。

在这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自由的读一读第3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按课文描写的样子做做动作。

哪位游客愿意上来演一演,哪位游客愿意为他配段解说词呢?

(请一人演,一个人读)

请问你怎么演的这么像呢?

(如果他能说出来:我是看到课文中这样写的。)

评:课文中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相机板书 抱  蹲  望

非常准确,我们能一边读一边想象出这块奇石的样子。看来你很会读书,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

评:课文用词很准确,让我们边读边想象,这样才能做出这些动作。对吗?

我们问问这只猴子,在看什么呢?

翻滚的云海,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片片一朵朵云可不一样了,这只猴子蹲在高高的山峰向下望,它会看到什么情景呢?

相机画云 云一片挨一片,一片连一片,一片压一片,就好像云的海洋。前面的云还没有散去,后面的云又涌过来了,就像翻滚的大海。多么神

奇啊!你还想读读这神奇的景色吗?来,试试吧!

指名读 齐读

▲                仙人指路

看图、交流感受——再读——师生合作读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仙人指路。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再来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

多么神奇啊!我想和大家合作读一读这个部分好吗?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把咱们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

▲                金鸡叫天都

顺着“仙人”给我们指的路,我们看到了另一块奇石——金鸡叫天都。

游客们,你们觉得它奇在哪里呢?

(全班交流)

方式一:

游客们,请闭上眼睛,跟我一起去感受金鸡叫天都的神奇吧!

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早上,天还没有亮,我们就早早出发,来到了黄山。天灰蒙蒙的,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山峰上,有几块巨石样子好像一只雄鸡。慢慢的,慢慢

的,太阳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山峰,远处的巨石,这时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

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谁能说说,你刚才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多么神奇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方式二:看视频课件  都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

游客们,这么神奇的“金鸡叫天都”,你们还想把他介绍给其他的人吗?这样,这边的游客先来吧!

(分组读)

5、黄山的奇石远远不止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游客们,让我们继续往前走,自由读一读第6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些黄山奇石?找到了赶快告诉

其他的游客们。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教师板书

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奇石吗?请每个小组选择一块奇石,为大家介绍一下,仿照课文,注意用词准确,把你想像中的黄山奇石的样子说给

大家听。

(小组交流)

哪位游客愿意暂时担任一下导游,为大家介绍这(指板书)几块奇石。

指名回答 相机评价

评价:

说得好:

你能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真会学习!

你能仿照课文的样子介绍,真会读书。

你用词准确,大家能根据你的介绍想象出这块奇石的样子,真棒!

说得不好:

我知道,你感受到了这些奇石的神奇之处,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没关系,这些词语能帮助你。再好好想想,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板书)

三、课外拓展

除了书上介绍的,黄山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起名字呢!

看课件 起名字

谁来说说,你想为它们起个什么名字?

(一边看一边说,全班交流)

回家以后,把你看到的黄山奇石的样子,和小伙伴说一说,可以用上课文中读到的优美词句,还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让更多没去过黄山的朋

友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

四 升华感情

游客们,今天咱们一起去了黄山,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引导全班回顾课文内容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还有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岩石,我们不由得赞叹  这些真是——黄山奇石。(再次齐读课题)

五、学写生字

 游客们,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回家吧!学生随着音乐放松一下。

回到家,看,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能读准吗?

先出示要求学会的字。

(齐读)

再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开火车读)

来看看今天要写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形  狗

学生回答:都很容易

师:是啊,这些字看起来都很容易写,可是想要把它们写好看,可要好好的观察。

指名读 齐读

谁来帮我们记这个字?

分析字形

这个字在田字格里怎么摆好看呢?

狗:左窄右宽 反犬旁的第二笔弯钩要写好。

形:左宽右窄 偏旁:三撇儿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书写

提醒写字姿势:头正 肩平 双足稳 一拳一尺加一寸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黄山奇石)
此文转载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39/archives/2006/130086.s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7717.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