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花洲小学罗旭兰
前一段时间听了本组章琳老师执教的《一分钟》,再听了宋校长的评课,对宋校长说的“整体把握”、“阅读期待”很是赞同,也受益非浅。章老师的开头就给了学生一种阅读期待:为什么晚起一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全文的教学,章老师摒弃了那种逐段讲解、肢解课文的做法,而是围绕元元的两次叹气展开教学,有一种整体感。我也尝试着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以上理念,但不知是否学用得恰当。比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也尝试给学生阅读期待,从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入手,教学片断如下: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细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写小葫芦怎么长的、长得怎么样的句子。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用横线画出句子。
3、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却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自我感觉这样设计教学,能吸引住学生,比逐段教授更富有变化,抓住了主要问题来串起全文,省去了细碎的问题。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http://www.sfxz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