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十二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11、我们成功了
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课文介绍了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后,人们在首都的街头、广场、世纪坛欢庆的热烈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流畅,文字间无不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与欢庆的热烈,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课文还配有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人们狂欢的场面,是帮助低年级学生观察想象,从而感悟语言文字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十个字。
2.学生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人们在申奥成功时激动、欢乐的、自豪的心情。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字,重点教学“传、泽、呼、挥、泪”等生字。会写“拥、抱、扬”三个字。
2.学生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人们在申奥成功时激动、欢乐的、自豪的心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出示奥运会标志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奥运会)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非常光荣的。能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更是实力强大的,奥运会的举办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大的荣誉。因此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想申请举办奥运会。比如美国、法国、英国、希腊、澳大利亚等等。这么多国家城市要申办奥运会,那么如何决定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呢?这就要通过国际奥委会开会投票选举决定。板书:申办
师:举办奥运会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在1993年中国北京曾经申请举办2000年的奥运会,在最后的投票选举中,北京仅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确实非常可惜。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气馁,不断地建设祖国,我国的实力一天天强大,北京也成为了举世注目的美丽城市,北京继续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
师:时间很快到了2001年7月13日,(板书:2001年7月13日)申奥城市选举的那一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最后的结果,都在盼望着北京的成功。(播放申奥成功的录像)
2.师:啊,北京终于成功了,中国人终于成功了!板书课题:我们成功了
师:请你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指名——齐读)
3.师:申奥成功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喜讯” 板书:喜讯 认读“训”
4.课文也用了生动的语言记下了这个这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读读吧!
二、自由初读课文
要求:1.标上小节号。
2.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多读几遍。
三、自学交流
1.相信你们一定从课文中感受到申奥成功时人们的激动了。让我们放礼花庆祝这次成功(点击出示生字)看烟花上有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喜讯 传来 不约而同 聚集 挥舞 锣鼓 欢呼
击掌 拥抱 泪水 江泽民 奥林匹克 飘扬
1)(点击课件逐个出示生字)齐读生字词。
2)同桌对读——齐读
2.指名读,选读出现生字最多的三句话。
课件出示: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师:你们真能干,成功手势做出来表扬自己。
3.带着成功的喜悦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1)把你喜欢读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很感动,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欢迎吗?那么老师读下去,读到你觉得非常激动兴奋的段落,你就跟着读吧。
四、指导感悟课文,朗读课文。
1.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
(点击出示句子: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1)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好,但做出了同样的事情。试着用不约而同说句话,比如: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不约而同地……
涌:就是象潮水一样快速地冲过去。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祝。
2)结合课件理解“欢乐的海洋”。
师:是呀,申奥成功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北京城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你能读出人们的欢乐、兴奋吗?
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2.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指名找句子)
板书:天安门广场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齐读这句话。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2)师:老师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把这个句子中的“几十万”重读?(人多)
板书:几十万
师: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人多呢?(聚集)
师:“聚集”这个词我们以前学过,是“集合、凑在一起”的意思。那么几十万人集合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呢?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什么时候人比较多呢?多到什么程度呢?
(正月十五看灯的时候人比较多。人挨人,人挤人,黑压压一片。)
师:可这也不过万余人,几十万人是这些人的几十倍呢。几十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那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哪,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十万群众都可能会有哪些人呢?(学生、老师、国家领导人、外地来北京打工的、来旅游、看病的、运动员、中国人、外国人、北京的市民,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
3)师:(可以说这几十万群众使天安门广场变成了人山人海。那么多人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会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情景)
师:人们不约而同地涌向天安门广场,来欢庆这一伟大的胜利。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那神圣的夜晚,再一次感受那壮观的场面,再一次体验那份涌动的欢乐吧。(播放申奥成功之夜,北京市民欢庆的场面的录像)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投票结果的时候,北京的市民欢声雷动。——这春雷般的欢呼声响彻了祖国首都的夜空,响遍了神州大地。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的心情怎样?(特别激动、非常自豪、骄傲。真想大声欢呼。)
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仿佛就置身于天安门广场那欢乐的人群中,尽情地抒发着心中的喜悦。
4) 指导朗读: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的心情吧!
指名读
师:你们对他读得满意吗?(应该把“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三句话读得一句比一句响亮,很有感情)
小组读——全体朗读。
3.师:那么中华世纪坛又是怎样一番欢乐的情景呢?板书:中华世纪坛
屏幕出示句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互相击掌,互相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1)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后,师范读。
2)师:从老师的朗读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人像海水一样,歌声像潮水一样)
师:潮水是一浪接一浪。人们的歌声也是此起彼伏,这里的歌声还没落,那里的歌声又起来了。所以说“歌如潮”。(板书:海、潮。)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要读出气势,生齐读。
4)师(出示句子“人如海,歌如潮。”):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而且语言十分凝炼,含义十分丰富。像这样的语言凝炼的打比方的句子平时同学们还见到过许多,你还会说吗? (美如画、壮如牛、花似锦、红似火,绿如蓝、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师(打出句子“站如松,坐如钟”)你知道这个句子的意思吗?
5)师:“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子?这跟平时的流眼泪一样吗?”(“不一样,这是激动的泪水,是高兴的泪水”“不一样,平常流点眼泪就不好意思了,这时候,太激动了,流了眼泪还是再流。”)
师:对啊,平常我们说“有泪不轻弹”而在这非同一般的时刻,我们是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这激动里包含着——希望、喜悦、信心、幸福,也包含着艰辛啊!正是我们不断地努力,始终坚持,才盼来这成功的时刻。
6)师:快看,中央领导人也来到了欢乐的人群中,(点击图文: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学生接读: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7)让我们也随着欢乐的人海,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自由读——齐读
五、总结,朗读全文。
1.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确实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祖国的每一个儿女都为申奥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和激动。申奥成功了,中国人成功了。2008年全世界优秀运动员将会来到中国北京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的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出示句子: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让我们骄傲地告诉世界:(齐读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
2.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申 京 洋
http://www.nbsyxx.net/jsblog/new1/lulu/archives/2007/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