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评悠悠我心之《看雪》

评悠悠我心之《看雪》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b 作者 / 青鞋布袜

  
  琼花飞舞落纷纷,庭外痴看欲废吟;

 

  轻掬手心还不见,垂眸朵朵满衣襟。
  
  此诗之前也关注悠悠——他的诗我是必读的,却总觉得浅显直白,少了些意境,而且有“为文而造情”的嫌疑。或者是悠悠学元白力求“直寻”之故,我不可得知。反正心甚不喜。但这首诗却让我一改对悠悠的认识。夸张一点说,它犹如横空出世的一声惊雷,动心惊耳,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

  就咏雪而言,以物相拟,晋时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已经把形神写绝。后六朝范云有诗: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再至于唐人王初的“珠蕊琼花斗剪裁”及苏轼的“飞雪似杨花”,虽然都不免被人忖度步谢家才女的后尘,却也使诗歌的意境愈加鲜明——似乎还带上些色彩。琼花据说花大如盘,洁白如玉,想来也必是温润可人。悠悠用了琼花,除了喻雪之洁,这起首第一句,已让人再难找到万物萧条寒风凛冽的感觉,倒象是信步于明媚的春光之中,看到满园花开烂漫,眼睛忽然一亮,心情为之一爽。“庭外痴看欲废吟”,一个痴字,道出作者迷恋之态。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即使不写诗的贩夫走卒,也难免要贪看几眼。更何况是勤于笔耕的作者,又如何不为之如醉如痴,歌之吟之呢?

  轻掬手心还不见,垂眸朵朵落衣襟。虽是写实,却笔墨轻盈,灵味十足。此两句一动一静,给人以静穆悠远之感,就仿佛那雪正无声无息,簌籁从天空抖落。此刻唯雪与我,而我也已融入这片白茫茫大荒之中。写境原是为了造境。物我两忘,正是王国维所说:“上焉者,意与境浑”的无我之境。尤其是垂眸一句,竟让我想起法相庄严、端坐于莲花的佛祖,嘴角带一丝会心的微笑,真真是超凡脱俗。所谓“言为象蹄,象为意筌”,悠悠这首诗犹如王羲之的书法:妙就妙在笔墨之外。

  当然,看一首诗不能断章取义从只言片句中找意境。圆美流转才是好诗的根本。难涩堆垛的文字,往往呈板滞造作之态。虽然诗歌并非都出自一气呵成,但却要讲究一个气韵连贯。悠悠这首诗,便绝无堆砌,结构分明又纹理清晰,读来如顺水行舟,直抵妙境。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年方悟出“苦、集、灭、道”四真谛,悠悠这些年来勤修不辍,看来已深得其中之味了。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4361403
博客手拉手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741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