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生字宝宝们都跳到课文中去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吧! 2、播放课件(与课文有关的动画)。 ⑴从动画里你看出了什么吗? (小鸟和青蛙在争论。) ⑵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而争论吗? (为天的大小而争论。) ⑶你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吗?赶快读课文吧,你将会找到答案。 ⑷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画出有关句子。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质疑、释疑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起点。让学生从问题入手进行思索、探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从中明确了学习目标。) 3、学生读第一次对话。 ⑴自由读。 ⑵谁想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请三个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语气。) 4、感悟第二次对话。 ⑴读第四、五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读课文。 ②小组交流。 ⑵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⑶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交流交流。 ⑷全班交流。 ⑸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⑹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无边无际)用本子卷成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很小) (评析:教师始终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指导学生通过“自读”去“感悟”。在训练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之间协作的团队精神,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对帮助学生弄清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很有好处,且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5、小组合作读4、5自然段。 ⑴分工: (1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⑵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要读出劝告的语气。 ⑶合作朗读,教师巡视指点。 ⑷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朗读展示给大家听? (请几个小组分别朗读给大家听。) 6、感悟第三次对话。 ⑴出示课件2。 (课文插图2的动画) ⑵同学们刚才读得真好,接着我们来看看他们第三次对话又说了些什么呢? ⑶学生看动画,自由读第三次对话,找找这次对话时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笑了,也笑了。) ⑷想一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评析: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读中自主感知课文。) ⑸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以上问题。 ⑹汇报讨论情况。 ⑺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7、分角色朗读全文。 (评析:阅读教学就是对话的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设计的5、6、7环节就是通过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体验,在对话中想象。) 8、你赞成谁的说法?为什么? 三、领会寓意,拓展延伸 1、你们知道为什么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吗? 2、你赞成谁的说法?为什么? 3、领会寓意: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4、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⑴学生分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⑵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开放课堂,使课文内容延伸,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设计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阅读教学就是“人本”的对话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评析: 这堂课的特色主要是:1、激发兴趣点。根据童话故事趣味性强的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读的指导上通过形象生动地看(课件),丰富多彩的读(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热情极高。2、面向全体,民主参与,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激情的读书气氛,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将“以读为本”贯彻到位。3、抓住教学重点,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青蛙和小鸟的第二、三次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理解青蛙和小鸟的说法谁对谁错,从而初步理解寓意。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7363.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