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观《纸船和风筝》教学录像随笔

观《纸船和风筝》教学录像随笔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今天冯教授播放了一节《纸船与风筝》的教学录像。这位年青女教师上课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女教师上课很有激情,学生教学交流气氛活跃,是一堂教学不错的课。在一边听课时我将我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现将对这节课的观后感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             上课有激情;


在教育学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有着直接的作用。这位女教师上课始终保持一种课堂教学的激情,这种激情很容易感染受教育的小团体,这种良好的氛围让班级里学生能上课的认真听讲,踊跃的交流发言。


二、             信息技术全面;


这节课中,我始终观察到这位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流畅娴熟,符合新的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信息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学生易学易记;教学信息有形有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             体态语表现适当;


这位女教师在上课时无论从个人仪表,还是上课的表情,话语,手部动作都表现的比较到位。没有过多的口头语毛病。手部动作能很好配合自己的语言,能加深语言的表达效果。


四、             学生与老师交流充分,适时更正学生的错误;


这位女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断的与自己的学生交流,在提出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时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遇到可能回答不确切时,能适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学生在学习新的单词时朗读不标准,并不是批评了事,而是纠正读音,并给予及时的表扬,正向激励。教育学指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和思想品德获得一定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这位教师在教学做的就很到位,能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相互的关系。


五、             教师的书写、朗读基本功扎实;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该教师在上的课中从她的板书布局,粉笔字书写,课文的朗读都有较好的表现。这表明该教师在专业教学基本功是比较扎实的。教师的专业知识越丰富,越精深,就越容易准确地把握教材,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随着新课程整合深入,要求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教师的知识越广博,越能做到知识讲解的透彻生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一个外国学者曾这样说:一个教师的素质不仅在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深度,一定意义上讲,对各种教学艺术和宽广的知识面的熟练运用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不可缺少的素养。


六、             教师在教学中能实施适当的评价与激励;


在观看教学录像时,我也注意到该女教师能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意到随时的评价和不断给学生激励,改变以往教学评价或激励不到位或干脆批评了事的做法。学生在在愉快中学,自然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法使用得当;


查阅小学语文新课标,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位女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运用自己设计的挂图,采用摘果子的方法,运用形象记忆,学生小组讨论记忆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新词的学习。在激活思维时能引导学生抓住风筝和纸船的心情为主线,引导读书,采用启发性激励性语言,引发学生想像,挖掘学生认知体验,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纸船和风筝》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这位教师为了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把朗读、交流作为感悟的基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如:自读、分组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启发学生在读中感悟。我认为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容易在读课文时体会感悟,从中受到教育。教育学指出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极大影响他们的态度和性格。例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或是机械地模仿并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知识,常常会养成学生盲从的、无主见的态度与性格。与此相反,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引导他们逐步依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养成学生独立地、创造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与性格,进而形成其顽强意志与完整性格。


八、             运用相关音乐于教学;


教育学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应该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位教师在教授语文课中不断的插入优美的音乐作为朗读的背景音乐,即可以增加朗读的效果,又能让学生体验配乐朗读所带来的一种美,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得到了熏陶,提高了自己的素质。起到了“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效果。


不足的地方我认为教学中如果这位女教师能借助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加以深入一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可能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再有配乐音乐可以选择更多种多样,清馨一些的。以上的不足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暇不掩瑜写出来仅供大家交流。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http://zhuhaiyuanjian.bokee.com/4465998.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7124.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