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听古诗《赠汪伦》有感(原创)

听古诗《赠汪伦》有感(原创)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By: 亲亲宝贝 ]
 
杜老师整节课教学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杜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把学生带进两人送别时的情景,并通过介绍李白写下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二、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杜老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在初读诗文中,就让学生根据四个要求自学。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这一特点尤为明显,让学生自主选择任意一首送别诗,根据学法进行阅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古诗的教学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师生缠绵于诗句意思,往往为了一个词,一句话,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最后导致支离破碎。杜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淡化了诗文的解释,从诗境入手,整体感悟,把一切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

三、处理教材,拓宽文本

从本堂课来看,大胆地处理教材,积极拓宽文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巧填诗句的导入,课中背景资料的介绍,最后以扩展学习三首送别诗做结尾,无处不体现了杜老师的用心。而学生能够熟练地填出那么多的诗句,和学生平时的积累是息息相关的。

我也说说对这堂课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1、本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在体会诗情时有一位学生说表现的是

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而大多数的同学没有举手。如果杜老师在上这首诗之前,就把以前所学的也是一首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复习一下,把两首诗联系起来,那学生就会进行迁移,得出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时就更容易些了。

2、在拓展性学习中,所学的三首时,杜老师让学生根据学法自学其中一首。学生自学,然后反馈。而反馈的结果杜老师好象只是停留在读和背诗上,我觉得这样学习的深度不够,还可以让学生大致地描绘一下诗文的内容,体会一下诗文的意境。这样的练习更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古代诗词的能力。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http://202.107.231.135/bbs/oblog/user3/1363/archives/2006/22382.shtml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703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