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让朗读在引领中提升——《浅水洼里的小鱼》反思十

让朗读在引领中提升——《浅水洼里的小鱼》反思十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21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文章来源:小学课件教案网 
                        朗读是小学语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朗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课标语)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引领水平不一样,效果也迥然不同。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最关键的是要有增量,在层层推进、螺旋式的朗读中逐渐丰厚朗读的涵量,拉大朗读的张力,提高朗读的质量。笔者在听了两位老师执教二年级人教版《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中“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这两句话的引领后,启发较大。现将案例整理如下:
                        案例一:
                        师:(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这两句话。点击“蒸”字)小朋友,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蒸”字?
                        生1:蒸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四点底,中间是个丞相的丞。
                        师:丞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1:我爸爸教我的。
                        师:你真能干,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方法?
                        生2: 我可以给蒸字组词,蒸,蒸笼、蒸一蒸、蒸年糕。
                        生3:我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师:蒸的下面是四点底,是个火字的变形体,蒸东西的时候,是不是有火在下面烧啊?所以这个蒸字也是形声字,下形上声,一起跟老师读几遍,读准字音。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小鱼很热。
                        生:我感受到了小鱼很可怜。
                        生:我感受到了小鱼很痛苦。
                        生:我感受到了小鱼快要死了。
                        ……
                        师: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教师采用让学生自己读、师指名读、集体读等方法,可是读了多次,效果依然不佳。)
                        案例二: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就是“蒸”。(大屏幕显示燃烧的“蒸”字。)
                        师:看到“蒸”你想到了什么?
                        生:温度很高,一定感到很热。
                        生:我好像看到了下面火在烧,上面水分在蒸发。
                        生:我想到了小鱼肯定很难受,因为水将被太阳蒸干了,小鱼就要被蒸死了。
                        师:是啊,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浅水洼里的水分很快就会蒸发干,这些小鱼就会被活活蒸死、干死,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生:非常难受,小鱼的皮肤已经快裂开了。
                        生:是痛苦的滋味,这时的小鱼一定浑身疼痛,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生:我想小鱼一定是生不如死了。
                        师:是呀,小朋友的体会真深刻,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师指名读,集体读。朗读中学生分明流露着自己的难受、痛苦。)
                        师:小朋友,如果你就是那些忍受煎熬的小鱼,这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生:好心的人啊,快来救救我,快来救救我!
                        生:我多想回到大海呀!那是给我生命的地方。
                        生:大海,我多想回到你的怀抱里,我不想这样活活地被蒸死!
                        师:这些被困在浅水里不计其数的小鱼是多么可怜,又是多么无助啊!此时,他们最渴望的是回到大海的怀抱。可是,在烈日下等着这些小鱼的只能是——死亡。多么可怜的小鱼,多么令人同情的小鱼啊!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学生再读这句话,读中充满了对小鱼的可怜、同情。)
                        师:(深情地)小朋友,浅水洼里的小鱼在挣扎、在喘息,他们用最后一点力气在拼命地蹦跳,他们的嘴巴艰难地一张一合,维持着微弱的呼吸。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没有力量再回去了。真是令人痛心啊!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
                        (小朋友读得很动情,仿佛小鱼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个同伴,他们和小鱼同呼吸、共命运——可怜、同情、悲伤、痛心等各种复杂的心情融于自己的朗读之中,使朗读呈现出丰厚的情感体验。)
                        反思:
                           
                        通过比较,我们很快感受到第一位老师的教学如一波四溢的水纹,看似宽泛,品之则太淡;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则像一杯甘醇的咖啡,看之浓郁,品之更让人陶醉,余味无穷。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能否在教材与学生生命之间找到连接的点,并带着学生一起走进心灵世界,使朗读在教师的引领中不断增值。
                           
                        第一位老师在教这句话时,把识字教学和句子教学割裂开了,而识字教学又多了一些功利,少了一些无痕。教师似乎在展示学生识字的方法,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和交流空间,实际上却与“在读文中识字,在识字中读文”的课标精神是相悖的。句子教学中试图通过单纯地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去达到朗读效果,也是事与愿违的。教师如果只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那么常常会忽略,一条虾米大的小鱼靠自己的能力跃不了多高,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凭自己的本领飞不了多远。离开了教师的适度点拨、引导,朗读只能停留在个别学生的初步感悟中。
                           
                        第二位老师能立足文本,同样从“蒸”字入手,层层递进,不断提高朗读效果。教师的每一处启发,都牵动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为小鱼紧张,为小鱼忧虑,为小鱼着急。这种自然情感的流露,不是靠刻板的讲解,空泛的提问实现的,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中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水到渠成的。朗读是发现感动的方法,是承载感情的载体,是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谁拨动了孩子们心中的那根“情”弦,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将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6938.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