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十二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一小 兰海燕
一、概述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第28课,本课属于情感类课文,通过课文中的“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把被困在沙滩上的小鱼一条一条扔回大海这样一件事情,引导 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整篇文章充满着浓郁的“生命”之情,令人回味悠长。设计理念:第一课时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灵活用字,利用角色互换的办法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第二课时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通过问题的穿引激发学生保护动物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读出关于“鱼”的生字和词语;
会写8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根据教师提示在8-10分钟内进行口语表达;
能够根据写作提示在10分钟内写或续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感悟生命的珍贵,进一步树立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接触过一些小动物,对动物有怜悯和保护之意,但是对于生命的珍惜意识还不强;
3、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拓展材料的阅读;
4、学生能根据写作题目进行积极的创编或续编,乐于写作。
四、教学策略
1、情景创设策略:通过播放视频形成初步对比,引出课题;
2、自主学习策略:通过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如谜语、儿歌、组词造句、加减、同音、形近等方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3、探究策略:通过重点问题的指引和重点词语的赏析处理,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课文中小男孩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教学资源:自制的ppt课件、跨越式拓展阅读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动画导入,以境激情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美丽的录象,请欣赏吧!(播放鱼在海底动的录象)
欣赏了录象,你能说说谁在干什么?
鱼儿们在大海里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在一起,多么幸福!可有一天他们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课件出示浅水洼)
板书课题 浅水洼的小鱼 学生书空
课前预习大搜查
读课文。自由练习、抽学生读、评议。
送小鱼回家。认读鱼身上的七个生字,说说绝妙的记字方法,六个词语(甚至、蒸干、干死、继续、在乎、叨念),带有六个词语的长句子。注意正音。(读准一个,送一条小鱼回大海)
三、阅读识字通
四、以境激情、以声激情,指导朗读,用心感受第一自然段
(一)浅水洼的小鱼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二)讨论浅水洼的小鱼怎么样?读后请学生谈谈。
(三)欣赏课件,渲染气氛,强化主题感受。
1、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2、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被沙粒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角色互换,写作练习
你是浅水洼里的小鱼,此时的你想些什么?
1、以前的生活。
2、我的心愿。教师指导扩展写:我多么希望太阳( )!我多么希望沙滩( )!我多么希望( )!说说,写写。交流。
六、写字
(一)观察、描红。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生字的结构特征。
2、描红。
3、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要注意什么。
(二)教师范写。
(三)学生书写。
(四)优秀作业展示,谈谈写字经验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第一自然段内容
1、学生读写话:假如我是浅水洼里的小鱼
2、过渡:活着是快乐的,活着是幸福的,活着,真好!浅水洼里的小鱼多么希望会有奇迹出现,多么希望会有人来救救他们。小男孩读懂了他们的心,小男孩在乎他们的想法,于是他有了与众不同的做法。
探究
(一)感受小男孩的在乎
1、自己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2-6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在乎这些小鱼,想帮助它们?请用笔划划。
2、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
(1)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他们扔回大海。
(2)“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3)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3、朗读句子:认真读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悟出来的。
4、讨论,汇报:
重点抓住:
三个“不停地”说明什么?(配上动作理解)
“头也不抬”,“一边……一边”说明珍惜时间,想多挽救更多的小鱼。
“这条小鱼在乎!”说明小男孩听懂小鱼的心,在乎小鱼的感受。
(通过句子的理解,体会小男孩的心情,感受小男孩的执着与专注,对生命的珍惜等。)
5、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小男孩的敬佩,对生命的珍重来读读着几句话。
6、指导行动。浅水洼里的小鱼成百上千,是捡不完的。怎样才能捡完?如果你在,你会怎样做?
7、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二)总结
一条小鱼就是一条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一条生命。小男孩这样做了,我们也会这样做的。我们的双手捧起的是沉甸甸的东西,这东西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珍贵的,她的名字就叫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时,当我们看到花儿吐露芬芳时,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正因为无数生命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的精彩!
过渡:在资料城中还有许多的故事都表现出了文章中的“我”对小动物的感情,大家一定要用心去体会,他们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三、阅读资料城
(一)老师建议大家带着问题先阅读《放麻雀》投影出示问题:
1、我看到一只受伤的麻雀后,我是怎样做的?
2、我为什么放麻雀?我是怎样想的?
(二)交流问题
(三)阅读其他拓展文章
四、拓展升华,写作表达
写作要求:
(1)请你代表被救的小鱼,给小男孩写封感谢信;
(2)沙滩上的故事还在继续,小鱼们的命运又会如何?请你续写故事。
(一)学生写作
(二)作品展示
五、作业
六、专家点评
本片课文比较好的体现出了“主导——主体”的教学理念,基本落实了非网络环境下跨越式语文教学低年段的基本模式和基本要求。两个课时重点突出,主题明确,教学目标的分解到位,课时安排合理。第一课时重点解决生字词,并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了与课文主题关系相对较弱的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强调课文出题的深化和重点字词的赏析,从重点的字词和句子的“读”来悟出“情”,从问题中带出“情”,从细节中深化“情”,较好的落实情感类课文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第二课时拓展材料的处理上欠妥,让学生过多的注意一篇拓展材料而忽视了拓展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七、教学反思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在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情感因素,艺术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达到知行统一,在情理交融中挖掘文章的主题:“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在第一课时中,我指导学生感悟到浅水洼里的小鱼,如何可怜,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分析句子、以及课件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有了真实感受,并把自己当作是一条小鱼联系周围的环境,感受面临的危险,哭泣、呐喊、等待救助,完成第一课时的写作。
在第二课时中,我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小男孩的语言、动作语句,感悟小男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执著,专注,对生命的珍爱,从而激发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然后把这种理解内化成语言,说出来、读出来。
(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