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引路 读中学写————《黄山奇石》教后记
大家知道,课文作为文本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写什么,怎么写的具体范例。在阅读教
学中,当学生在与文本一次次对话中激发的思想感情与之产生共鸣时,他们必然有话
要说,此时正是练笔的最佳时机。今天我在教《黄山奇石》时,抓住这一练笔的最佳
时机,引导学生学课文用课文,在读中学写,在写中促读。
课文从形状、名字以及岩石所处的地方详细地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四块奇形怪状的石头。而在课文最后用“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
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个省略号,留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个省略号
正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的极好训练材料。
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石头时,作者特别注意语言表达的
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
置,或者把顺序稍微颠倒,不使语言重复生硬。按照这样的顺序,我便引导学生对文
中略写的景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等景物进行再造想象,续编新内容。遵
从“从述到作”的原则,课堂上以说为主,具体方法是:
1.让学生用填空的形式扩充想象内容。比如写天狗望月:我仿造第三自然段,用
小黑板出示了一道填空题:在一座( )的山峰上,有一只( )。它一动
不动地蹲在( ),望着天上( )的月亮。这就是有趣的( )。
2.采用提问式发散思维。比如写狮子抢球时,我请两个男同学到讲台前表演画面
,然后问:什么样的狮子?怎么抢着?抢着什么样的球?
3.自选题材,独立发挥想象,续编内容。比如:让学生根据“仙女弹琴”这个题
目,自己展开想象,编成一段话。有的学生仿造课文的第2自然段,编写了这样的句子
:就说“仙女弹琴”吧,它好象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小仙女,坐在方方的石凳上,弹
着她心爱的钢琴。也有学生这样编写:“仙女弹琴”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
真像一位漂亮的仙女,端端正正地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着一支支美妙的乐曲
。
经过几次层层深入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作者写作的顺序及想象的方法与
步骤,一段段充满想象的描述应运而生。有的学生写道: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两
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狮
子抢球”了。再比如:“有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
心想,我怎么才能把他吃掉呢?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课文引路,学生练说N遍后,我在放学时布置学生这个周末,仿造课文,学习作者
,也来写一篇《黄山奇石》,把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写具体,争取让我们
写的黄山奇石也能被选进课文里。
我不晓得,星期一交上来的仿写会是什么样儿的。虔诚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