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复习案例
竹乡林华
今天,我带领孩子们开始复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语言很美,读起来很有气势,而且能激起孩子们大脑中的认知语境域,勾画出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课堂上,我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欲望,要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来表达秋天的特征。但是,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呢?我反复默念课文,突然想到,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经积累的句式来改变课文,创编诗歌。
我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重点想想课文第二句话的表达方法,有哪些规律,对自己的有什么启发?
然后,让他们借助文本中的主要词语说说“这个词语让我想起什么画面?”
接着,我本着“复习要讲究综合性”的原则,引导学生改变文本。我提示学生,我们可以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来仿写,最好用上刚刚复习的词语,如“浪花、美丽、图画”等。
全班学生讨论后,我把学生合作的诗歌板书出来:
秋天美丽的图画
山野就是变幻的彩虹,
梨树挂起金黄的宝芦
苹果捧出火红的爱心
稻海掀起金色的浪花
高粱点燃奥运火把
述说2008
大雁南飞带去喜信
告诉世人中国最棒!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进行了修改,再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大约3分钟后,很多改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朗读自己的诗歌。
这次复习,我觉得成功之处是调动了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图式,通过老师和同伴等先行者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语用需要,产生积极的动机,把已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便于学生进行迁移,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