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教后
今天和孩子们学习《秋天的图画》,一起感受秋天带给我们的丰收和美丽。记录教学的几段对话。
(一)
师:课文第一句为什么要写两个“秋天来啦”?
生:秋天很美,秋天来啦,很开心,所以要写两个。
师:请你开心地读一读吧!(读得声情并茂)
生:第一个“秋天来啦”说给家里人听的,第二个“秋天来啦”是告诉大家的。
师:原来是这样啊,请你说一说。
生读句子,第一个读得轻一些,第二个读得响一些。
师:谢谢你,告诉我们“秋天来啦”。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地告诉大家——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图画。
……
(没有刻意的指导,学生把自己读书的感受说出来并通过朗读得以表达,学生的语感可以这样培养。)
(二)
师: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请小朋友到课文中去找找这幅美丽的图画在哪儿?
生:我找到了,课文是这样写的: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浪花,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出示句子后,请学生自己读读这句话,
师:你觉得这幅画美吗?美在哪儿?
生:我觉得这幅画颜色很美,有金黄的,有红红的。
师:是啊,这就是秋天的颜色,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生:我觉得美在瓜果飘香,秋天的山野一定是香香的。
师:真不简单,会用刚学的词语了。你们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师:再读读句子,让我们看到这幅画,闻到那香香的味道。
指名几位学生读得还可以。
师:你特别喜欢画中的什么?
生:我特别喜欢苹果,苹果好像在笑,笑得脸都红了。
生:我知道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那是成熟了。
生:苹果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真可爱。
师:请咱们班里的小姑娘读读这一句。
生:我特别喜欢梨树,真想把一个个金黄的灯笼摘下来玩一玩。
师:你就把句子“摘”下来读一读,让金黄的灯笼照亮你的心。
生:老师,“燃烧的火把”是不是就是“稻子”?
师:你们说是吗?
生:有说是,有说不是。有说高粱是什么。
师:看看图就知道了。课件呈现图片,稻子成熟了,都弯下了腰,一片稻子就是稻海,读读课文的句子——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再看,火红火红的像一个个火把的,就是——高粱。(城市里的孩子对高粱是陌生的。图片起到简单认识的作用。)
生:我知道高粱举着火把在赛跑。(多有想像力。
师:看到过一大片一大片的稻子吗?
生:我奶奶家在乡下,我看到过一大片的稻子,真的像海一样。
师:这就叫——稻海。稻海在秋风的吹拂下会翻起层层的波浪。我们读读句子想像一下。
师:一起读句子,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印在脑海里。
(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苹果”的可爱,“稻海”的壮观,感受到了课文字里行间的美。美挂在了孩子们的笑脸上,也流淌在孩子们的心间了。)
(三)
师:勤劳的人们用什么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生:用双手画出来的。
师:勤劳的人们用一双双的手让秋天变得如此的美丽。
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春天种下去,秋天就丰收了。
师:说得真好,农民伯伯的一滴滴汗水换来了秋天的丰收。引读:他们让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让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让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让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让秋天变得——更加美丽。
……
(喜欢课堂中学生时时展现的智慧,喜欢引读中师生间的那一份默契。课堂是在钢琴曲《秋日私语》中结束的,孩子们在舒缓的乐曲中轻轻地朗读着课文,陶醉在《秋天的图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