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选我》碎想
又一次走进小王老师的课堂,收获了欣喜与心悦。一年站稳讲台,这一年,年轻的小王老师一直在进步,今天从教学设计到组织课堂都能明显感受到她的成长、成熟。
1、揭题有创意。选学生上黑板贴苹果,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勇敢地“我选我”,另外苹果不仅诱人,它的背后又埋着许多伏笔。
2、学习生字词别具匠心。首先告诉了孩子识字的过程,由自我拼读——小老师带读——集中认读——开小火车抽读,老师说:“现在管识字林的老公公说你们可以去摘苹果了。”再则指导学生识字的多样方法,有声有色地带表情朗读词语,“切”、“掌”结合字的形部记忆字,做个动作理解字的意思,“宁”给生字编字谜,“补”着重记忆偏旁……老师用苹果做奖励,还用苹果背面自我鼓励的语言作礼物,让孩子自信地大声读出来,激发了孩子的好奇与热情,学得开心、投入而有效。
3、注重朗读指导。教师小黑板出示三个重点句子,读的形式多样,抽读的涉及面也比较广,学生能通过感悟读出变化。尤其是“林老师亲切地说”这部分,体悟到“亲切”与“微笑”相辅相成。板书“王宁( )地说”,让学生猜猜会怎么说,多元化设计把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
也有几点值得商榷:
1、教学目标就是“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识字教学后集中指导朗读的同时研读得是否太细化太深入?特别是最后“李小清是位怎样的小朋友?”“他会做哪些爱劳动,爱集体的事?”“王宁也一定会做这些事”这类的重思想性的东西未必在第一课时都挖出来。
2、为了引导学生读悟交流还是拿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去点爆,我们可不可以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思维,自主表达提问?这三个句子都来自课文,我想让学生捧着课本美美地读,能逐步养成学生主动亲近文本的习惯。先让学生试读,然后问一问孩子为什么这么读,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来试一试,比一比?或许这样学生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3、识字教学很精彩,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动笔,二年级的孩子静坐倾听一节课无疑是很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