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一课小记
《一株紫丁香》一课是我在学校预验收实小的时候上的一篇课文。领导对我的评价是
:上课很投入,但如能引导读出诗歌的味就更好了。委婉的建议说明了我上课的不足
。多年以后的今天,重上这篇课文,很想把这篇课文上好,因为它实在是很美,而且
我也很期待这样的课堂氛围:师生都沉浸在起于文字的情感之中。那,是一种快乐,
是语文老师所独享的快乐。一路上,我吸取着以前教学中的不足,注意着情境的设置
,注意着评读中的点拨,,嘿!感觉不错!
到“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这一
段了。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后,我重点引导体会“挂牵”的内涵,在一番学生回忆、
教师煽情的点拨之后,对于老师如何挂牵学生,学生动容了,因为,他们的眼光闪动
了。我“因势利导”,问:老师这么牵挂你们,你们感谢老师吗?“——感谢!”(
好象有点不那么热烈,是后来体会的,可当时楞没发觉)。我暗自得意,可以了!该
朗读传情了。我接着问:“那你们能把你们的感谢之情用你们的朗读来传达吗?”“
能!”声音的分贝远不如前几段高。我来不及细想是怎么回事,就让他们练习,然后
指名读。听起来感觉缺那么一股感谢的味道。又请一个读书好的起来读,还好,我指
着黑板上的紫丁香(黑板上画了一株紫丁香,电脑在修理)说:“看,这一朵小花就
是他,他在对老师说感谢呢!哪朵小花还想说?”学生这下来了劲,就这样总算完成
了这一段,还不是很差劲,但,不怎么高调。
课后,稍稍反刍了一下这个地方,觉得问题在于“感谢”这个词语,引导挂牵以后,
我应该及时采用评点时的那个方法,让他们就当其中一朵小花,把他们感谢的话对老
师说出来,而不是光停留在“感谢”这个词语上。光问“老师这么牵挂你们,你们感
谢老师吗?”觉得真够傻冒的。超级低水平!要不是评读中的一点补救,真遭透了!
这其实是对文本不够钻研的结果,好好想了,这里肯定会处理一下的。这里的反思就
算是课后的补救吧。
想:对于文句的重点词语,真该好好地挖掘,采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理解。光是一个
知道,是远不足的。要不,语文课就太简单了,也太没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