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段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段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段设计
                        江西省教研室    徐承芸
                  课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一)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师:
                  一群可爱的小鱼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一次涨潮把他们带到了沙滩上,困在了浅水洼里。他们回不了家,见不着妈妈,甚至再过些时候就会干死了。后来小鱼的命运怎样了呢?小朋友一定想知道吧!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师板题,学生读题)
                  (二)           趣味识字,尝试读句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有不会读的生字对照文后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画出生词,把有生词的句子再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书,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在黑板上板画蓝色的大海,黄色的沙滩,三两个水洼,并将背面写有生词的金色小鱼贴在水洼板画上。)
                  师:读了课文,小朋友知道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后来怎样了吗?
                  生:有一个善良的小男孩将一条又一条小鱼扔回了大海,他救了小鱼。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和他一样?我们读好生词,把小鱼送回大海吧。
                  (学生兴趣盎然地参加教师组织的识字活动,教师通过组织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熟读生字词,并鼓励学生读通带有生词的句子,相机将小鱼卡片贴在大海处。)
                  (三)           学习写字,讲评结合
                  教师指导学生写“久”和“被”字。(由于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独体字和左右结构的字两类,所以指导书写这两字)
                  1、教师在小黑板田字格里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写法。
                  2、学生试写,同桌互评,教师巡视评点。
                  3、教师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讲评。
                  (四)           角色扮演,组内演读
                  师:我们刚才很好地完成了识字、写字的学习任务,接下来我们在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这篇有意思的课文读懂。
                  (教师指导小组按旁白、“我”、“小男孩”扮演角色,组内演读)
                  (五)           评读促思,理解内涵
                  (两个四人小组汇报读,读后学生间评议读得好以及读得不够的地方,教师相机指导读重点句,帮助学生领悟“边读边入情入境想”的朗读方法,促其理解文章内涵)
                  (指导一  )课件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句子
                  师:这两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你能说吗?
                  生:用不了多久,沙粒就会吸干浅水洼里的水,太阳也会蒸干它,这些小鱼都会干死了。
                  师:你读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小鱼太可怜了,活蹦乱跳的小鱼就快要干死了!我心里真难受!
                  师:你能把想到的通过朗读有感情地表现出来吗?
                  (学生试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想对这位同学说什么?你还想读吗?
                  生:你把小鱼的可怜读出来了,我好像看见了在沙滩上挣扎的小鱼。我也想读一读。(学生朗读)
                  (指导二)课件出示“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的句子
                  师:你们找找这个句子中写小男孩的动作有哪些词?
                  生:走、弯下腰、捡、扔
                  师:谁想上来表演表演小男孩的这几个动作?(一学生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师:哪位小朋友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表演得还不够好,“不停地弯腰”没做好,“用力地扔”做得不像。
                  师:老师觉得你既会读书也很善于观察,你能把他没做好的动作读好吗?(这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这句话,把动词的修饰词读得很好)
                  师:想读好这句话的同学可以站起来一起读。(众生感情朗读)
                  (指导三)课件出示课文中“我”和“小男孩”的两次对话
                  师:小男孩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通过朗读来理解吧!老师读旁白,愿意读文中“我”的小朋友坐着,愿意读“小男孩”的小朋友站起来。(师生合作读书)
                  师:读完这段话,你想说什么?可以对小男孩说,可以对小鱼说,也可以对老师、同学们说。
                  生:我想对小鱼说,你们真幸运啊,遇见了这个爱护小动物的小男孩,我为你们脱险感到高兴!
                  生:我想对小男孩说,你真是一个好心的好孩子,你保护了小动物,一定心里也很快乐!
                  生:我觉得太感动了,小男孩不怕辛苦,将一条一条小鱼扔回大海,挽救了它们的生命,我想说谢谢他!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把你特别感动的句子再自己放声读一读吧!
                  (六)拓展思考,想想说说
                  师:学习了课文,小朋友都被小男孩救小鱼的行为感动了,现实生活中你们又会怎么做呢?看下面的句子,选择你感兴趣的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情境创设的话:
                  1、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2、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3、妈妈买回了一袋青蛙,准备烧给你吃。
                  4、你看见隔壁的小哥哥捉来蜻蜓玩。)
                  (学生自己练说后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与评析: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切入,教师、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情境中,朗读、说话、感悟、理解,教师主动与学生平等对话,结成学习共同体,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     尊重学生体验,以学定教
                  本课教学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旨,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使课堂充满灵动之美。在“趣味识字,尝试读句”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练读生字词,尝试读通带有生词的句子;在“学生试写,同桌互评”的写字环节,教师在初步指导写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试写试评,亲历学习过程,提高其学习能力;在“评读促思”环节,教师问学生“读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学生情动辞发,畅谈读书的感受,对文本的体会,相机教师让学生把想到的通过朗读有感情地表现出来,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中提到的“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新思想。
                  二、    激发学生兴趣,以读带讲
                  《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的设计充分突出了学段特点,扣住了文本的亮点,找准了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即“以读带讲,激情引思”。本课“读”的方法多样,“读”的层次清晰,“读”的目标明确。如“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懂;评读促思,理解内涵”,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读”要求不同;如教师引导学生对读书的小朋友说听读感受,激发听读同学的感情共鸣,“润物无声”地起到了指导朗读的作用;如教师巧设“玄机”——让学生找找句子中写小男孩的动作有哪些词,通过学生表演、试读、说话、读文,帮助学生较好地体会了文中主人公的心情,给理解课文内涵奠定了基础;再如教师安排学生感情朗读后选择对小男孩或小鱼或老师、同学们说话,以此激发学生情感,说话后又让学生把自己特别感动的句子放声读一读,这时学生情感饱满,对文本的理解力促进了朗读能力的发展,读思结合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学法渗透,学以致用
                  本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尤其是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初读课文时,教师明确提出了要求“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有不会读的生字对照文后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画出生词,把有生词的句子再读一读”;如写字环节步骤清楚,“首先教师在小黑板田字格里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写法,然后学生试写,同桌互评,教师巡视评点,最后教师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讲评”;再如教师帮助学生领悟“边读边入情入境想”的朗读方法,促其理解文章内涵等。学习方法的习得不靠一朝一夕,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学以致用,是新课改理念下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6614.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