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
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一、 投映画面,突出重点。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引导学生质疑。然后,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能使问题变得形象、生动、直观、简单的优势,展示水的不同形态,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的形态变化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看课件,把前两段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复述出来。通过复述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同时,解决了教学重点。 二、 对比参照,加深理解。 在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这些词语时,指导学生读一读,想想“云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从而在头脑里“构建”出课文所要说明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动笔画一画,把自己所画的进行介绍。最后,利用多媒体对比参照,从而使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霞”。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画、说,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这样,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进形从语言到思维到图像再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动态画面,解决难点。 本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一个长句,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段中的动词“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表演理解这些动词。接着提问:为什么说“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利用多媒体,出示水在这些地方的不同状态,紧接着做填空题:平常我在池子里( ),在小溪里( ),在江河里( ),在海洋里( )、( )。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声音、图像、文本。动画等动态信息,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呆板固化的不足,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解决了教学难点。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6552.html
分享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