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口语交际)
九江市长虹小学 周小兰执教
邹晓琴点评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的名称,说明所例举的小动物怎么有益。设想出如何保护有益小动物的具体方法。
学习重点:
交流认识的有益的小动物,态度自然大方。
学习难点:
讨论如何保护有益小动物的具体方法。
学习准备:
1、课前搜集有益小动物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播放《棉花姑娘》的动画。
看了动画片,你认识了几位有益的小动物,它们对我们有些什么益处呀?
青蛙可以吃田里的害虫;
啄木鸟可以吃树上的害虫;
燕子可以吃空中飞的害虫;
七星瓢虫可以吃蚜虫。
2、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益的小动物。(板书“有益的小动物”)
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
进有益的小动物世界,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和它们交朋友,看看我们
能为它们做些什么。
[由动画演示导入,认识片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益处,对“有益的小动物”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走进有益的小动物世界:
(一)认识有益的小动物
1、课件出示“有益的小动物世界”
有益的小动物世界里会有哪些小动物呢?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过一会儿,它们就会走出来和我们交朋友。
2、小组交流:
认真听小组其他同学的发言,看看自己能记住他们介绍的几种有益的小动物。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记得最多。
[强调学会倾听,创设了生生互动的情境,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3、全班交流:
说说其他同学认识的有益的小动物,给记得最多的小朋友颁发“记忆奖”。
课件随机出示图片:蜜蜂、蚯蚓、蜻蜓、猫头鹰、蛇、壁虎……这些小动物纷纷从有益的小动物世界走出来。
(二)了解有益的小动物
1、小组交流:
根据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说得多,并能说清楚有什么益处。
2、全班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交流,组员补充,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说得最多最清楚的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
3、扮演角色和小动物交朋友:
(1) 播放动画
七星瓢虫:小朋友好,你们还认识我吗?我叫七星瓢虫,因为背上有
七颗星星而得名。我最爱吃蚜虫,是棉花姑娘的朋友。
棉花姑娘:七星瓢虫,谢谢你帮我捉蚜虫,你真是我最好的朋友。
(2) 找自己的好朋友选择最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演练。
(3) 全班交流,给态度大方、有礼貌的小组颁发“最佳表演奖”。
[各种奖项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的学生说话的兴趣,“记忆奖”鼓励学生多记,“最佳合作奖”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最佳表演奖”激励“演员们”精心准备,“观众们”认真评议,这都是语言积累、体验与提高的过程]
三、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1、课件演示有益的小动物被伤害的短片:
镜头1 菜市场:小青蛙在商贩的网兜里挣扎着
镜头2 饭馆里:各种小动物成了酒桌上的佳肴
镜头3 树林里:树木被砍伐,一些小动物无家可归。
你听见这些被伤害的小动物在说什么吗?
[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对伤害小动物行为的愤慨,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意识]
2、说说你亲眼见到的小动物被伤害的现象。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补充板书“保护”)
4、全班交流:
(1)保护周围环境。
(2)制作手抄报、标语牌等宣传小动物对人类的益处。
(3)不捕食、不伤害小动物。
5、师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收获真不小,通过交流和许多有益的小动物交了朋友,态度特别大方,还很有礼貌。既然这些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就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它们。
四、拓展活动:
和自己的好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件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事,可以编一期手抄报,可以制作一块标语牌,可以为身边的小动物安个舒服的家,还可以……
板书: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宣传益处
不伤害
总评:
本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如导入的情境创设,交际过程中的奖励机制的运用,都让学生产生了迫切表达的愿望,因而学生有话可说。
2、交际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拓宽了训练面。如不仅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学会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通过表演、评奖,创设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境,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3、注意情感培养。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说名称,即说有益小动物的名称——讲道理,即列举有益小动物怎么有益——想办法,即设想如何保护有益小动物的具体办法”,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意识。
总之,本堂课做到了学生想说、敢说、有话可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让口语交际教学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