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教后记
今天引导同学们学习《父亲和鸟》一课,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了一次更深入的思考。
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同学们有的说,他是一位爱鸟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位了解鸟的人。最后宫逸飞说,父亲是一位懂鸟的人。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是一位懂鸟爱鸟的人?”同学们静静地在书上勾画,有的划出了父亲的喃喃细语:“林子里有不少鸟。”有的找出了父亲体贴入微的举止:父亲的话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还有的划出了父亲准确的预见:“听,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更有的同学找到了父亲与树林和鸟儿一同快乐。
我非常高兴,同学们能够读懂文本,但是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看出,能够真正理解父亲的同学并不多。为此,我进一步激发同学们想象:“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鸟都是什么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脸上一下子有了光彩。有的同学说:“我和妈妈一起到河边时,我看到树林里有许多的鸟儿,他们唱的歌可好听了。”谢毅起来说:“我爸爸在乡下有一个农场,农场里有一个小办公室。有一天,我在办公室时,忽然有一只小鸟飞了进来,却怎么也飞不出去了,一个劲地在教室里瞎闯。我很着急,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它,还好最后它终于找到门,飞了出去。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听着同学们生动有趣的描述,我感觉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想到小时候,我们经常在树林里玩耍,时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小鸟,听到各种各样小鸟的叫声。但是现在的孩子,他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难得看见鸟儿,所以他们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这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境很难理解。
临下课时,我向同学们推荐了一套书:《森林报冬》、《森森报夏》、《森林报春》、《森林报秋》,在这一套丛书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描述了一年四季森林中各种小动物丰富多彩的生活,它将为在城市生长的孩子,打开一扇认识自然界的大门。另外我还给同学们介绍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个法国小姑娘安蒂在非洲大草原与野生动物亲密生活的故事,其中还有许多记录小姑娘与野生动物在一起亲密接触的照片。例如,有一张照片是坐在野象的鼻子上,另一张照片是小松鼠站在小姑娘的肩头,还有一张照片是小姑娘的后背上爬着一只晰蜴。小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眼睛睁得大大的,我想,他们一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是呀,孩子本应该过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却远离了自然,远离了动物。
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自然。